楠木軒

資深幼兒園園長坦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多來自這3種家庭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健康

隨着開學的號角已經吹響,“神獸”們也都紛紛回籠,可算是讓家長舒一口氣。但是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只怕是輕鬆不起來。

孩子剛進入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一時間適應不了,哭天喊地不願意留下來,讓父母和老師很是頭疼,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


不過也並非所有孩子都是如此,也有一些孩子,雖然也是第一天上幼兒園,但是不哭不鬧非常懂事,讓老師和家長都很欣慰。

這是因為孩子的“入園焦慮”造成的,突然一天離開了熟悉的家人和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場所,孩子心裏沒有安全感,非常的焦慮,再者也捨不得離開家長身邊,所以通過哭鬧的方式,試圖逃避幼兒園。


那為什麼有的孩子上學不哭也不鬧呢?其實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多數來自這3種家庭,與家長平時的教導有很大關係。

經常帶孩子外出,孩子接觸到的陌生環境比較多,與陌生人有更多的交際,心裏面的好奇心多過焦慮感,很喜歡出去玩,能夠看到很多有趣的事物,這類孩子往往對陌生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強,交際能力也更強。


就像我家女兒,她外公小時候經常開車帶她出去玩,有時候是遊樂場,有時候是景點,上幼兒園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外婆和外公鼓勵孩子“我們家妞妞最堅強了,明天上學一點不害怕”。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第二天孩子外公和外婆,都沒有讓我和我老公去送,回來以後爸媽告訴我女兒稍微有些緊張,但是很堅強並沒有哭。

因此説,大家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轉轉,外出的機會多了,孩子見得多了,突然的分離不會讓孩子產生太大的焦慮和恐懼。而且有心的話大家會發現,很多老人送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表現都很好。


而且經常帶孩子外出,增長了孩子的見識,開闊了眼界,給童年留下更豐富的回憶,將來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寶貴的財富。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父母的話是孩子覺得最有“信用”的保障話,如果説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每次都能夠努力做到,孩子就會非常信任你。

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告訴孩子,放學第一時間媽媽就會在門口等你,孩子就會覺得很安心,雖然還是有些害怕,眼淚掛在眼眶隨時可能流出來,但經過媽媽的鼓勵,孩子還是能很堅強的去面對。


而如果説父母答應了孩子早點接她放學,結果遲到了,看着其他小朋友都被爸爸媽媽接走了,而自己是最後一個,孩子就會很委屈,覺得爸爸媽媽欺騙自己,不安感更強烈,第二天哭着喊着不願意去幼兒園。

所以建議父母,孩子剛上幼兒園,一定要早點去接孩子,這樣可以更快地給予孩子安全感,也讓孩子充分地相信爸爸媽媽,第二天再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排斥心理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孩子兩歲多以後,會逐漸萌發自我意識,從最開始“可怕的兩歲”,家長讓他做什麼,他偏要和你對着幹,這代表着孩子初步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做我想做的”孩子有了初步的意識懵懂,嘗試用自己的想法去嘗試,而家長不瞭解的話,就會認為孩子進入“叛逆期”,不再聽自己的話。

其實這個階段,家長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孩子成長過度,不要覺得孩子麻煩,當他順利度過這個階段,他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就會有很好的發展。

面對孩子異想天開的想法,家長不要覺得煩,耐心回答孩子問題,對於孩子一些想法,該支持的也要支持,當孩子被你的鼓勵和肯定包圍,內心會更自信,性格也更堅強。


第一, 提前接觸幼兒園

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熟悉下環境。正常來講,給孩子選擇幼兒園,都是就近原則,父母平時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轉一轉,哪怕是在外邊逛一圈,給孩子説下他馬上就要在這裏上學,孩子心裏面有了準備,入園焦慮感也會大大減弱。

第二, 多嘗試一些朋友

讓孩子多認識一些朋友,有了熟悉的人,玩得開心了,孩子再去到幼兒園,恐懼感就會大大降低,不會那麼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