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藥往往存在於科幻片中,尤其病毒很難有特效藥

  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特效藥往往存在於科幻片中,尤其病毒很難有特效藥
特效藥往往存在於科幻片中,尤其病毒很難有特效藥
  1、美國今天之所以能夠有超過100萬人確診(截至4月29日),除了防控不力之外,也恰恰證明了美國的醫療實力比較強,他有比較強大的核酸檢測能力。

  2、病毒從哪兒來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當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並積極預防下一次可能帶來的公共衞生危機(新病毒一定會繼續出現的)。

  3、在中國(除湖北以外的數據),在醫療資源相對充足的情況下,它的病死率不足1%,這就相當於一次比較烈性的流感。

  4、天下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東西,我們不能要求一個疫苗在注射上百萬的接種量時,一定不發生一些偶合死亡。

  5、及時按期注射有質量保證的疫苗,依然是人類防範烈性傳染病最好的方式,尤其是病毒引起的疾病。

  6、大概率這波全球疫情在今年年內不會結束。

  7、因為大部分病毒都貯存於細胞內,如果要殺死病毒,藥物可能需要進入甚至殺死細胞,這就是為什麼病毒很難特效藥的重要原因。

  8、新冠疫情如果持續發作,我覺得疫苗今年年內就有可能得到有限批准,即允許應急使用。

  9、篩查一定要檢測核酸,而免疫檢測可以配合核酸檢測成為有效的輔助診斷方式。

  大自然一定有辦法懲治人類的貪婪

  中國的疫情目前整體處於一個可控的狀態,但全球疫情依然嚴峻。截至4月29日,多個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310萬人以上,其中美國有超過100萬。我們很難想象,不管是醫療衞生實力,還是公共衞生建設,美國都是全世界最強的國家。即便如此,美國也因為初期對疫情的輕視而付出了代價。

  那麼,目前看起來感染人數較少的國家,是不是就真的只有這些人呢?其實並不盡然,很多國家之所以數字少,是因為他沒有能力檢測,而不是因為這個國家目前真的沒有感染。

  反過來看,美國今天之所以能夠有超過100萬人確診(截至4月29日),這恰恰證明了美國的醫療實力比較強,它有比較強大的核酸檢測能力,而目前我們也已經看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確診病例的增長人數和增長速率有放緩的趨勢。

  其實從2003年的SARS開始,大家就總覺得病毒是人造的,尤其是在SARS期間,因為感染SARS居多的是中國人,或者説是東亞人。所以一度有傳言,SARS是白人,特別懷疑是美國人做的生物武器、基因武器。在新冠疫情初期,我們也聽到了大量類似的陰謀論,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除了南極洲,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地區幾乎無一倖免。換言之,其實這個病毒已經來到地球上億萬年了,原先之所以沒有感染人類,是因為我們和環境、野生動物之間還保持着安全距離。如果人類不能停止貪婪,比如亂砍亂伐、肆意捕獵野生動物,那麼我相信,大自然或者説我們的生態圈一定有辦法懲治人類的貪婪。所以病毒從哪兒來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當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並預防下一次可能帶來的危機。

  疫苗依然是人類防範烈性傳染病最好的方式

  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致死率在6%-7%。但在中國(除湖北以外的數據),在醫療資源相對充足的情況下,它的病死率不足1%,這相當於一次比較烈性的流感。

  歷史上哪一個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第一名是天花, 第二名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艾滋病,它依然在非洲肆虐,感染致死人數每年大概有10萬人左右。第三名是麻疹,其實麻疹在歷史上也一度被認為是傳染性最強的一種病毒。

  SARS的基本傳染數大約是2-2.5個,基本傳染數通常被寫成“R0”,即在沒有外力介入,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的數據不太一致,但基本的共識是它比SARS的傳播性要強,它的R0大於3。美國哈佛醫學院給出的數據,也認為一度高達5.7,但是麻疹的基本傳染數最高可接近16,所以在沒有很好的防範,特別是沒有疫苗之前,麻疹病毒的傳播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近些年來,中國的麻疹都通過疫苗防住了,但在2018年,麻疹又造成了上萬人的死亡,原因在於,恰好這幾年發達國家,尤其以美國和歐洲為主,經常有反對接種疫苗的陰謀論,進而造成疫苗接種率下降。換言之,疫苗依然是人類在生物技術領域中發展出來最強的武器,沒有之一。天下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東西,我們不能要求一個疫苗在注射上百萬的接種量時,一定不發生一些偶合死亡。

  其實以目前來看,相比於它的風險和收益,應該説及時按期注射有質量保證的疫苗,依然是人類能夠去防範烈性傳染病最好的方式,尤其是病毒引起的疾病。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新冠疫情這麼特殊呢?那是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大規模分子生物學技術去查一個病毒。我們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看見的事情,我們遇到了很多以前我們不知道的名詞,所以我們就覺得這個病毒似乎很新鮮,甚至很可怕。

  但我想説的是,不管是在病毒學家的眼裏,還是在像華大基因這樣以基因組學為背景的科研工作者的眼裏,我們都覺得新冠病毒有特點,但不特殊,它並沒有離開一個RNA病毒應該有的性質。

  五個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第一,新冠疫情什麼時候可以結束?

  其實我也不知道,甚至會不會結束,也是學術界共同討論的一個問題。

  SARS來勢洶洶,但到了2003年6月份就戛然而止,我們也不知道這個病毒為什麼就沒有了,確實也沒有再出現過。那麼新冠病毒會不會也這樣?2月時,大家分析説如果天氣逐漸轉暖,是不是疫情也會像當年的SARS一樣戛然而止?但就新加坡、印度最近的疫情情況來看,似乎這個願望破滅了。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包括中國的科學家都在説,人類要做好病毒捲土重來,甚至長期共存的準備。

  所以我覺得,至少這波疫情在今年年內不會結束。長期來看,它會不會轉成,比如慢性疾病,或者叫作季節性、社區性疾病,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怎麼去迎接這個準備呢?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尋找合適的藥物,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研製疫苗。

  所以,我們不能太樂觀,但也絕不用悲觀,本來人類的發展史就是我們不斷和微生物進行博弈、平衡、鬥爭的這樣一部歷史。而在病毒跟人類鬥爭的所有決戰中,人類一直贏到了今天,但迄今為止,人類在對細菌的鬥爭中,從來沒有大獲全勝,比如結核桿菌,現在有非常高的比例都是隱秘性感染,甚至攜帶者是全耐藥結核,或者是多重耐藥結核。所以我們要對微生物保持足夠的敬畏,認為我們掌握了技術就能人定勝天,這是妄人的想法,也不符合今天的生物學原理。

  第二,新冠病毒有沒有藥物?

  新冠病毒既然是一個病毒,就一定有藥物可以有效緩解、對抗,甚至治療它。

  但有沒有特效藥呢?其實特效藥往往都是存在於科幻片、電視劇裏,實際上,消滅細菌可能會有特效藥,前提是這些細菌並沒有耐藥性。但病毒的複製都不是靠自己,它一定要進行寄生,它寄生的部位就是人的細胞內。

  細菌在細胞外,因為大部分病毒都貯存於細胞內,如果要殺死病毒,藥物可能需要進入甚至殺死細胞。因為我們很少能找到一些藥物,它是必須要進到人體的細胞內進行工作,而不是隻要看血藥濃度就行。所以,對於很多病毒,我們基本上還是通過我們的B淋巴細胞,它屬於白細胞的一種,可以產生漿細胞,進而分泌抗體。這些抗體就相當於細胞射出的弓箭,可以特異性地識別病毒,其實就是通過調動人類自身免疫力來對抗新發的病毒,這也是疫苗的原理。

  我們應該根據新冠病毒的複製特點,根據新冠病毒目前導致病程的相關特點,給出一些推薦的藥物。比如2月時一度大熱的“阿比多爾”,因為這個藥物曾經被很多臨牀醫生推薦,而當時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有這個藥。

  我重點想説的是“磷酸氯喹”,當然比它副作用更小的是“磷酸羥氯喹”。氯喹是與奎寧化學結構相近的人工合成抗瘧疾藥,所以大家覺得氯喹雖然已經問世70多年,但它在過去對抗一些冠狀病毒是有效果的,所以這次由科技部牽頭,也曾經組織了多家醫院,通過氯喹、羥氯喹進行臨牀實驗,目前看起來效果不錯。現在的結論是,雖然氯喹不直接殺傷病毒,但氯喹可以有效防止細胞因子風暴,使得人類的免疫系統沒有因為新冠病毒的侵入而過分激動。

  美國前段時間曾要求印度給他出口氯喹,印度也沒轍,告訴美國,他們也沒有氯喹,他們的氯喹原料藥還是中國產的。當然美國現在也有一些證據證明,氯喹似乎也沒有通過臨牀實驗。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這就是因為各個國家目前所進行的臨牀實驗,可能在設計上,或者也真的有可能在不同的種羣當中,這些藥物會有不同的反應,也有可能因為數據量不夠而引起倖存者偏差,或者叫數據偏倚。

  很多病毒並不是一定要除惡務盡,而是要順勢而為,直到體內的抗體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逐步反攻,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大家經常説要提高免疫力,如果你的免疫力低下,你應該提高,但如果你的免疫力正常,就別老追求提高,免疫力恰當就好。免疫力過強,可能會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反而得不償失。

  另外一種藥叫“法維拉韋”,也叫“法匹拉維”,是浙江海正藥業生產的,中國也只有這家企業有授權。目前來看,這個藥確實對病毒的去清、限制病毒的複製有一定作用。更好的是,這個藥物是一個藥片,它可以口服,相對於“瑞德西韋”必須要注射來看,服用起來更方便。它的價格相對也比較便宜,我看最近的招標價,一片也低於二十塊錢。

  中國有非常多患者都使用了中藥,包括“肺炎1號”湯,這個作用是什麼?目前來看,我們認為在輕症、中症這部分患者當中,使用中藥跟氯喹的效果有所相像,它可以很好地調節人體免疫力,防止這部分人轉成重症。換言之,如果是重症患者,中藥、西藥辦法都不多。

  第三,抗擊新冠病毒的疫苗到底多快會上市?

  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到今天已經有近200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公司在做疫苗研發競賽。而中國和美國的新冠疫苗,居然是在同一天對臨牀實驗者進行實驗。

  其實在科學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對於新冠疫苗來講,我相信目前走的最快的,還是中國和美國。疫苗上市從來不是以月為單位計算,而是以年為單位。我們有很多疫苗,從研發成功到最後上市,要經歷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但是新冠疫情如果持續發作,我覺得今年年內就有可能得到批准,它可以應急使用。什麼叫應急使用呢?比如説可以對醫護人員、對高危羣體先使用,而真正能夠對健康人使用的疫苗,我認為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

  好消息是,目前所得知的第一批志願者當中,大家沒有發生安全性問題,而且相當比例的人都產生了保護性抗體。第二批臨牀實驗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我們也盼望這個疫苗早點上市,解決大家的心理恐慌問題,恢復這個地球應有的秩序。

  另外,最近我們經常看見,美國經常會出現一個黑科技,比如之前特朗普為一個公司的產品站台,稱這個產品可以在5分鐘內檢測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這個儀器確實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血樣,最快5分鐘就能出結果,但它其實沒有很好的大人羣早期篩查意義,或者説因為靈敏度不足而可能會導致漏檢。

  但是它仍然有意義,因為美國沒有這麼多強大的公立醫院,很多都是診所。如果一個診所配備這樣一台小儀器,它也能夠解決一部分的需求,所以它在美國依然有很大的市場。

  所以我們也別動不動就提美國黑科技,在今天診斷試劑領域中,中美之間的差別並不大,我們所難的、差的,可能更多是系統集成能力,包括這種小型化、一體化的醫療器械的設計能力。但是單純説檢測的準確性,包括化學、分子生物學這部分內容,中國一點都不差,甚至在很多方向,包括成本、質量,我們已經逐步並跑甚至領先了。

  第四,關於膠體金試紙條。

  什麼是膠體金試紙條?跟驗孕棒是一樣的方式,我們把血液滴進去,如果出現了兩條槓,就表明你這一刻已經有了新冠病毒的抗體,記住,這隻能證明你被感染過,而不能説你此刻正在被感染。因為我們打了疫苗,你的抗體也可能是陽性的。

  能不能用膠體金的方式做篩查工作呢?不能,因為這個方法查的是抗體,抗體的產生往往要感染一週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檢查到,如果採取這個方式,肯定會出現大量的漏檢,篩查應該採用的方法是查核酸,核酸是什麼呢?核酸就是病毒。這就是為什麼最近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中國廠家出口的產品總是被不同的國家diss質量不行,其實是他用錯了,那個產品本來就不是用來做篩查的。

  其實膠體金技術已經問世至少30年,只是這次用在了新冠病毒上。我特別強調,篩查一定要檢測核酸,而膠體金只是有效的輔助診斷方式。

  第五,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母嬰垂直傳播?

  目前看來,新冠病毒通過母嬰傳播的風險和可能性較小,至少目前還沒有遇到。那新生兒是怎麼感染的呢?可能是後來被他/她的親人感染,並非通過媽媽的垂直傳播。

  如何知道新冠病毒能否實現垂直傳播呢?取羊水。如果媽媽攜帶的病毒可以突破胎兒的胎盤屏障,進入到羊水中,嬰兒如果在羊水裏嗆了一下,就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所以當時我們也取了一部分羊水做檢測,並未檢測出新冠病毒,進而就打消了這個疑慮。羊水其實是新生兒在媽媽肚子裏的一種特殊體液,不光能通過胎兒的脱落細胞來辨別孩子們的基因有沒有問題,甚至可以通過高通量、高靈敏度的質譜檢測,來完成對羊水中的代謝物的篩查。人類有非常多的遺傳病,對新生兒的危害比新冠病毒更大。如果我們可以通過羊水代謝物來進行相關檢測,將會大幅度提升產前診斷的標準,為得到健康寶寶保駕護航。

  網友提問

  Q:中國的抗疫物質遭遇過好幾個國家的退貨,結合以前的假疫苗事件,您怎麼看待中國醫藥用品的質量與監管?

  尹燁: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地加強行業自律,尤其我們今天的監管更多是靜態監管,即重註冊、重審批,而等產品上市以後,監督力度往往不足,這樣會給一部分欠缺商業操守的商家機會。

  另一方面,其實也不能因為其他國家的退貨行為,我們就簡單認為中國的產品和質量不行,就如同我剛才所講的膠體金試紙條案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據理力爭,包括通過動用法律條款來保護自己。所以我們也要特別小心一部分國家的惡意抹黑。對於頭部公司,對於行業翹楚,我們還是應該有更強的國際化抵禦風險能力,也防止在這個過程中遭遇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Q:華大基因是否有在進行,或與其他機構合作開發新冠疫苗?進展怎麼樣?

  尹燁:華大基因上市公司體內並沒有自己做疫苗,當然我們會為一些科學家提供疫苗的相關技術支撐。而華大集團下的吉諾因,確實在做新冠的mRNA疫苗,目前在做動物的功能實驗,這跟美國最近大熱的Moderna所做的mRNA疫苗基本上屬於一種技術。我想,在生物技術上,中國現在應該已經處於世界第一陣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813 字。

轉載請註明: 特效藥往往存在於科幻片中,尤其病毒很難有特效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