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北京時間12月7日零時9分
將迎來“大雪”節氣
標誌着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此時節,水面凝冰,北風捲地
瑞雪將臨,萬物冬藏
打雪仗、堆雪人
滑冰、滑雪……
有雪相伴的冬天格外讓人期待
“大雪”三候
大雪有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這裏的“荔”可不是“荔枝”。《説文解字》曰:“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廣雅》雲:“馬薤,荔也。”可見“荔”指馬薤,一種根系發達、耐低温的植物,在北方地區能正常越冬。
“大雪”食俗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按照節令食俗,不少人家要在此時節把肉、禽、魚類鹽漬後風乾保存,預備過年時享用。
大雪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披上冬日盛裝,天氣愈發寒冷。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説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南京人在此時節多愛吃大蘿蔔。用蘿蔔加工成的蘿蔔圓子,多年來一直風靡老城南一帶。老城南人有下午吃點心的習慣,圍坐在攤子前,攤主在煮沸的水中舀出幾個圓子盛在碗中,撒些蒜花,有滋有味。
隨着太陽直射點南移,大雪白天短、夜間長,所以,古時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開夜工,俗稱“夜作”。手工的紡織業、刺繡業、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餐,因而有了“夜做飯”“夜宵”。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各種小吃攤也紛紛開設夜市,直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很興隆。
“大雪”養生
“大雪”時節,陰氣最盛,但盛極而衰,陽氣有所萌動。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建議公眾,進補時注意“去寒就温”,多吃些温陽散寒、固腎益精的食物,如羊肉、山藥、紅棗、枸杞等;起居方面,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以防寒邪損傷陽氣。
應加強鍛鍊,“大雪封河”,可適當參加些冰雪娛樂活動,多曬太陽,以壯陽氣,抵禦寒冷。此外,還要注意頭部、足部的防寒保暖,每天可用温熱水泡腳並按摩足底穴位。
責任編輯:小白
審編:王力
監審:任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