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墨
我們還能陪伴父母多久?
這幾張圖觸目驚心!
假設我們地父母現在平均五十歲,他們的人生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天天見面,能陪伴父母的時間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面,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會是這樣:
假如一年見一次的話,就會是這樣:
看到這裏,你的心裏有沒有咯噔一下...
你總以為還可以陪伴他們很多年,可是每年回去的時間就只有幾天。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就只剩下僅有的幾個格子了。
一、父母也曾是個需要照顧的孩子
一個同學突然對我説:“我爸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了。”
前些年同學爺爺去世了,奶奶又走得早,他的父親作為長子,一手包辦整個葬禮。
守夜,安慰其他的親朋好友,摺紙錢......
但是,父親從頭到尾都沒流過一滴淚。
直到最近父親喝酒了,剛開始還是老生常談的要求,突然就談到了爺爺。
“你要努力讀書,有啥不行的,爸媽還能看着你,還能幫你......可我不行了,我沒有爸媽了......我是孤兒了。”
他只看到了得體地照顧着所有人情緒的父親,卻不曾細想堅強的父親也是個剛剛失去爸爸的孩子。
我們總是抱怨父母不懂我們,不理解我們,卻忘記自己也未曾主動了解過父母的人生。
唯有父母宣泄出來,方知其辛苦與勞累。
朋友説:“看着一向剛毅的父親哭得像個孩子,真的覺得自己像個混蛋。”
哆啦A夢裏有一集叫“爸爸也愛撒嬌”。
喝醉的大雄父親在回到家後大吵大鬧,把大雄和哆啦A夢吵醒了。
大雄出於好意提醒父親回寢室睡覺,父親卻裝出了“一家之主”的模樣,表示小孩子沒有資格管大人的事。
大雄靈機一動,“既然小孩子不能管,那就讓大人的父母管就好了”,帶着父親回到了奶奶還在世的時候。
剛一見面,父親還在奶奶面前故作堅強。
可是目睹着母親熟悉的模樣,再次得到曾經的温暖,還是止不住情緒的爆發。
哆啦A夢這時説:“大人真可憐啊......已經沒有比他們更大的'大人'了,也沒有能擁在懷裏撒嬌或是責罵他們的人了。”
培根曾説: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與恐懼。他們的快樂無須説,而他們的煩惱與恐懼則不能説。
習慣父母的頂天立地,卻忘了父母也是有不能承受的痛苦和壓力。
他們也想要隨性而行,也想大聲宣泄自己的不滿。
曾有位父親每次回家前都會對家門前的楊樹大聲發泄當天的不滿,路人看到了好奇問他為什麼這樣做?
他説:“當天所遇到的不滿我已經都留給這棵樹了,這樣我就能給我的家人全心全意的温暖了。”
父母因為足夠愛護我們,足夠珍惜我們,才能抗住生活的苦難與悲哀。
還請理解父母的難處,銘記他們的養育之恩,多多體諒父母。
二、你有觀察過父母想開口卻不曾開口的模樣嗎?
父母總是不擅長表達,周杰倫拍攝的廣告曲“開不了口”有着最深刻的體現。
在MV裏,一位老父親坐在女兒門口旁,昏昏欲睡的狀態下,還是護着手裏的包。
面對女兒的詢問,父親一句“出差,剛好到你這”一筆帶過。
進了屋,老人剛説“你吃了沒”,女兒又突然有了新的工作安排。
她熟練,緊湊地處理事項,一旁的父親卻有點不知所措。
還想説一句“你媽讓我給你帶點吃的”,又被女兒示意先不作聲。
也是,女兒忙正事,哪能打擾呢。
待到女兒忙完工作,父親已然走了,桌上卻多出一堆自己愛吃的食物。
父親興許是要強的,想看望孩子,不願提前打電話,選擇在門口坐着;
面對女兒的詢問,也要説是“你媽讓我給你帶點吃的”。
多少中國父母羞於直面表達自己的愛意,總要找出一種理由,才敢進入我們的生活。
鄰居的老陳也是如此,總是拉不下臉去找外面獨居的女兒。
日常口頭禪就是“這麼大的人還不能照顧好自己,那就更要吃苦了”。
但每次嫺姨(他的老婆)準備帶點吃的去看望女兒的時候,也是老陳爭着要去的。
父母太過牽掛我們,卻又害怕因此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壓力。
生活裏數不清有多少次,他們要帶着幾句瑣碎才敢敲開的你房門。
“餓嗎?”
“冷不冷?”
“明天你早起要不要給你做早餐?”
“幫我看一看手機行嗎?”...
或許對於我們眼前的工作,這些不過是無關緊要的事,甚至打亂了我們的思路,成了阻礙。
有時候我們會隨意的敷衍或者不耐煩地告訴他們,“沒有什麼事就不要打擾我了。”
但未曾注意到這對他們而言,是為數不多能接觸孩子的機會。
正如視頻裏那位茫然的父親,不善言辭的模樣,拘謹而小心的動作,都是因為我們從未給過他們機會接觸我們的世界。
可吃到嘴裏才發現,他們都一如既往的留給我們最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説到:一輩子真的很短,遠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長,永遠真的沒有多遠,所以不妨對愛你的人好一點。
父母曾拼命愛過我們,也一度把最好的留給我們,現如今能否留給父母一點開口的時間呢。
歲月如刀,世事難料,我們要學會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
畢竟在我們長大的時候,父母也在慢慢變老,
只希望在追逐璀璨繁星的世界時,也能耐心地給父母留下一道門。
三、別讓父母覺得自己沒用
《那是什麼》的短片裏,藏着一條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鴻溝。
長椅上,父親指着一隻麻雀問:“那是什麼?”
兒子迅速放下報紙,望了一眼,説了一句:“那是麻雀。”
不到一會,父親又問了一遍,兒子也照常回答。
可父親彷彿沒聽到一樣,還是繼續問“那是什麼”。
兒子突然就爆發了,質問着父親為什麼要這個樣子,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父親默然起身,回家拿出了一個本子,並讓兒子讀出上面的內容:
今天,我和不久前剛滿3歲的小兒子一起坐在公園,看見一隻麻雀停在面前,兒子問了我21次“那是什麼”,而我也回答了21次“那是一隻麻雀”。
我一直抱着他,他一遍又一遍地問我同樣的問題,但我卻對這位天真無邪且閃着好奇表情的小男孩一點也不生氣。
兒子心裏很是慚愧,唯有靜靜抱着父親。
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我們習慣了有效,迅速,偏愛看得到目標。
當父母開始因為一些極其簡單的事不斷追問時,多少人只看到自己的工作被打斷,卻不曾注意到父母的那份焦慮和迷茫;
多少次不耐煩地回答:“你怎麼還是不會啊?”,卻沒能去挽留那個小心翼翼的背影。
一次又一次拒絕父母的好意,總以為讓他們什麼都不用做便是盡孝,殊不知這是在把他們推進生活的角落裏,讓他們以為“不再被需要了”。
特蕾莎修女曾説過:“孤獨和不被需要的感覺是最悲慘的貧困。”
即便給了父母表面上最好的生活,但父母最想要的仍是替自己的孩子分憂。
俗話説“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我們一直都會是父母心中那個可愛的孩子。
為人子女,除了滿足父母的衣食住行,也要留給父母一些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讓父母知道孩子還需要他們,讓父母明白他們並沒有因為衰老而變得沒用。
四、那些不曾開口的“我愛你”,都曾藏在言行裏
季羨林曾多年在外,得知母親病危,他日夜兼程趕回家,卻只得到母親留下的兩句話:
“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來,我真後悔當年讓你出去”。
“這幾年我日夜想着你,這種痛苦,是你無法想象的”。
季羨林聽後,趴在棺材上痛哭欲絕。
一個人若是在社會拼搏足夠久,便是越能夠明白當初父母的不易。
會慢慢想起那些身不由己的時刻,已經悄然降臨在我們身上。
這時才明白父母之愛,從未雕飾。
他們的思緒一直圍繞在身上,我們能在社會中咬牙堅持,也是因為在這浮世中,父母的存在能一直給我們慰藉。
人生路漫漫,還請能夠主動地回頭,看一看那雙瘦小的身影。
對於父母而言,情要説出口,方才知那是温柔。
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子欲養而親不在”,莫過於世間最大的遺憾了。
願大家都能發現,父母“開不了口”藏着的那份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