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春養陽,正當時——春分
從立春以來,就一直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春天中醫主動養生的心法和養生方法,雖然氣温整體有所升高,但是前些天還是經歷了一次倒春寒的感覺,氣温很低,氣温還不那麼穩定。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對於文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一語,大家可能不太好理解:春夏陽氣旺盛,反倒要“養陽”;秋冬陰氣漸長,反倒要“養陰”,似乎有悖陰陽平衡的養生大道。
其實,春回大地,從天地自然陰陽的角度來理解,可以把一年四季陰陽消長,用陰陽太極圖來表示,我們可以看到,陰陽消長成一個週期圓形,陰陽週期性消長變化,形成一年的四時變化。這個原圖週期正如一個鐘錶,在鐘錶中,冬至夏至相當於六點十二點的位置,正北正南方向,另外一個重要的方向是卯酉方向也就是東西向,這個方向在二十四節氣中,相當於一年中的春分和秋分的節氣,那麼大家可以知道我們現在位於春分,附近,就是鐘錶中的九點位置,從冬至到夏至,陽氣逐漸增長,冬至一陽生,陰氣漸消,到春分節氣左右,陰陽平分,此時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氣候是相對温和舒適一些的,大自然萬物孕育着生長之機,草木準備發芽生長了,春分節氣,3月20日左右春分至。
二、大地回春,春分節氣如何養?
《黃帝內經》中也講:“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分養生,從立春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峯期,此時要注意養護一身之陽氣,讓肝木生髮調達,同時要注意休息,保證腎水充足養護滋養肝木,調養脾土,保證脾胃功能正常運轉。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養護我們的身體呢?
今天從衣和食的方面,和大家簡單地分享一些春分節氣的養生小知識。
1、衣,在春分時節,穿衣方面還是不能一下子就穿得很少很單薄,氣温仍然會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由於穿衣不得當,很容易受涼出現“舊病復發、感冒流涕、腹瀉腹痛的現象。”春分自然之氣陰陽平分,這個時候人體更要保持陰陽平衡的穩定狀態是對身體最佳的護佑,穿衣服也是很有學問的,穿得舒服,身體氣血運行就會很暢達。
在北方,現在的氣温,還是偏低,忽冷忽熱,有一句俗語“春捂秋凍”,這一句俗語藴含着深奧的養生原理在裏面。春夏過渡氣温逐漸上升,人體氣血循環逐漸加快,陽氣逐漸上升,同時也是有着耗泄的影響在裏面,春捂,是養護陽氣的一個很好的辦法,伴隨着氣温的升高和變化,您在替換衣物的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感受,適當增減衣物,在身體舒服温度適宜的狀態下,要備一件單衣,避免早晚温差太大,對身體氣血影響太大,從而生病不適。身體虛弱的朋友,相對可以穿得厚一些,但是衣物不要太過厚重,可以穿輕薄一些的衣物適當保暖一些,太厚重的衣物也會壓制肝木生髮之氣,對身體的氣血循環是不好的 。小朋友或者平時就比較怕熱身體強壯的朋友也不能一下子就穿得特別少,要逐漸增減衣物。
在這個時候,風是影響我們身體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因素之一,大家在穿衣的應當儘量保護自己的頸椎大椎、腳腕、手腕、腿肚子、小肚子之類的。防風抵禦風寒,預防春季感冒、腹瀉之類的健康隱患發生。
2、食:民以“食”為天,我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飲食,一個廚房就可以成為我們的藥房,好的一頓餐飯可以讓我們元氣滿滿,精力充沛。春季五行屬木,肝木之氣生髮向上,人們的身體也會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人們的脾胃容易虛弱,肝木乘克脾胃,春季多吃辛温食物,春天養肝,宜多吃辛温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髮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蔔等之類。冬季主張大家可以飲食微微補宜一些,到了春天如果吃得肥膩厚重的話,脾胃的負擔就會加重。這個時候飲食不能太鹹重,適宜辛温甜潤一些,預防春木生髮不暢。春木生髮,需要腎水涵養肝木,所以腎精要充足,儘量避免太多的消耗導致春天腎水不足,身體睏乏精神不濟。
所以,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過於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春分節氣,陰陽平分,經過一個冬季的嚴寒,春回大地,身體也在慢慢地甦醒,氣血運行會變快,肝木生髮之氣充足,保證肝木生髮調達,不要肝陽上亢,注意保護脾胃,平素脾胃虛弱的人,這個時候要更加註意,當然也要注意休息和養藏,養護腎精腎氣,避免身體睏乏、無力的亞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