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農諺:“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可信嗎?

導讀:立秋了,農諺:“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可信嗎?

今年的立秋來的有點早,公曆的立秋時間相對固定,但農曆的立秋時間卻是變化不停的,有的年份會在農曆的六月,有的年份則是在農曆的七月,今年立秋是在農曆六月十八,按照民間的説法是早立秋。早立秋的天氣會比較的涼爽,氣温下降的很快,也被叫做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立秋之後農田萬物都會有所變化,俗稱立秋十八天,寸草結籽。

立秋了,農諺:“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可信嗎?

農諺關於立秋之後的描述有很多,除了對於一些天氣變化描述之外,還有對於農作物生長的變化描述,其實有一句比較熟知的農諺叫做:“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説立秋之後菜園子裏面的茄子,吃起來就沒有那麼的好吃了,不但不好吃,而且還富含毒素,吃了對於身體不利,而絲瓜卻在立秋之後,反而會更好吃,對於身體也極為的有益,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

秋敗茄子似毒藥:茄子果肉肥厚,鮮嫩可口,是大家所喜愛和經常食用的菜餚,尤其是嫩嫩的茄子製作方法諸多,吃起來爽滑可口,營養豐富,為什麼農諺卻説秋後的茄子似毒藥呢?其實是秋天之後的茄子,由於氣温開始下降,晝夜温差開始拉大距離,茄子的個頭大都長不大,別看個頭長不大,但裏面的籽粒卻頗多,也就是俗稱的老茄子,茄子籽粒變多變老之後,吃起來的果肉就沒有了那種鮮嫩的感覺,口感發肉。

立秋了,農諺:“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可信嗎?

落秧的茄子沒長開。這句老話也是對於立秋之後茄子的真實描述,立秋之後的茄子很難在長得開,個頭很小,口感很差,那麼究竟是不是似毒藥呢?其實這種説法是誇大的,立秋之後的茄子口感變差是存在的,也有説法是立秋之後茄子的龍葵素含量會很多,所以也就是等於含有一定的毒素,但其實這種含量是極少的,並不會形成似毒藥的作用,這樣的説法也只不過是農諺的一貫誇張比喻罷了。也有一些人還專門愛吃沒有長開的茄子,認為這樣的茄子反而韌性更佳。

秋敗絲瓜勝良藥:絲瓜更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瓜果蔬菜,在農村的庭院之中最為的多見,是農村牆頭上的一道風景線。絲瓜味道鮮美,清淡可口。是夏秋之際農村餐桌上的常客,之所以説秋後絲瓜勝良藥,是因為立秋之後晝夜温差加劇,這樣的氣候環境讓絲瓜的體內糖分積累的更多,吃起來口感更加的發甜,比夏季的絲瓜更好吃一些,除此之外,秋燥的到來,吃絲瓜則是去除秋燥的好蔬菜瓜果,所以農諺就把秋敗絲瓜比喻成為了勝似良藥。其實也是一種誇張的比喻。

立秋了,農諺:“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可信嗎?

秋後的絲瓜會逐漸的變老,有的絲瓜懸掛在很高的地方,村民並不會採摘,而是讓其慢慢的越長越大,最後外皮變黃,成為了老絲瓜,老絲瓜的用途可謂是多多,主要的作用是留種,老絲瓜裏面的絲瓜瓤,更是刷鍋洗碗的好材料,還可以製作成為鞋墊,澡巾等,作用是相當廣泛的,對於這句農諺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0 字。

轉載請註明: 立秋了,農諺:“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可信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