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已經越來越好了,即使有疫情的干擾,也比之前過得好了很多,起碼養育一個孩子是非常輕鬆的,難道不是嗎?
但養育成本的提升,家長也有些吃力。因為現在養孩子,已經不是吃飽穿暖那麼簡單了,父母需要承擔的更多,經歷壓力也很重。跟其他家庭比,跟自己的朋友比,無時無刻不給自己更大壓力。甚至有位媽媽説,有了孩子後,吃肉都不敢吃大塊的了。
01、給孩子買“蛋糕邊角料”的父母
河南鄭州的一位媽媽,是商場的收銀員,因為工作關係,平時都能買到打折的水果蔬菜,她覺得跟新鮮水果、蔬菜相比,這些沒什麼不同,還很便宜,就經常帶回去做飯。
最近商場開了一家蛋糕店,這位媽媽瞄準了蛋糕店的“蛋糕邊角料”,每次製作蛋糕,都會剩下一些瑣碎的材料,樣子雖然不好看,但也和外觀精美的蛋糕原材料一樣,價格還低廉。
所以,這位媽媽就跟蛋糕店的店員説,每次給她留下來,她付費買一些,回去讓孩子們吃。這樣即解饞,又省錢,和買打折的蔬菜、水果一樣,真的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是,孩子卻不這麼認為,她把想法發到了網上,覺得媽媽這樣做很“丟臉”,她也不覺得,蛋糕邊角料和整個的蛋糕,味道是一樣的,反而覺得這種邊角料像吃“垃圾”一樣的感覺。甚至在最後還吐槽,即使自己過生日,媽媽也帶這種“蛋糕”給她,實在是太糟糕了!
沒想到這條動態很快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大家一議論紛紛:
“孩子,你有點挑剔了吧?”
“確實,這樣做不太好,條件很拮据可以偶爾買一次啊!”
“大部分能理解,但過生日還吃這種,是不是太過了?”
“孩子會越來越自卑吧?”
心理學家認為,“節儉”的父母很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在這種條件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知道你是否這樣認為?
02、媽媽眼裏的小事情,卻讓孩子抬不起頭來
這位媽媽其實做得很簡單,也是一件“花小錢辦大事兒”的事情,但是孩子卻抬不起頭來,覺得自己這樣吃“邊角料”就成了“下等人”。
其實,父母和孩子的消費觀念不同,父母一直都是比較節儉的,孩子卻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看到這樣的事情,直接覺得不舒服,就表達出來了。甚至可能,記着一輩子,跟父母無法和解。
其實,這位媽媽的做法,也代表了很多家長的行為。家長覺得,自己能給孩子提供的,就儘量滿足。即使自己暫時無法提供,也想辦法努力滿足,卻讓孩子不理解,甚至排斥。
父母用盡心思去努力,卻沒想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父母眼中的“邊角料”,和蛋糕沒什麼區別,但在孩子心裏,卻覺得有天差地別。
孩子的世界裏,主要靠具象思維主導,他們認為這兩者有明顯區別,即使真的口感相同,也不是一回事。
還有就是,孩子更重視“儀式感”,即使媽媽平時不給他們買“蛋糕邊角料”,把省下來的錢在他過生日時買一個完整的蛋糕,那也是一件美事。
而我想説的是,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不要執迷於“尋求替代品”,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孩子想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蛋糕,而不只是每天可以吃到蛋糕的味道。如果是我,會選擇隔三差五的給孩子買上一塊蛋糕,也許只是花買“蛋糕邊角料”兩三倍的價錢,但稀釋下來,錢還是花的一樣,孩子的體驗感不同。
父母過度節儉,孩子會覺得,自己家裏真的很窮,甚至可能覺得,就因為自己,家裏才這麼貧困,一塊完整的蛋糕都吃不上,負罪感會更強烈,以後也會越來越自卑。
小辮子媽有話説:
不管是“蛋糕”還是“蛋糕邊角料”都是給予孩子的,父母自己決定,不如先問問孩子,你需要的是什麼?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愛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你覺得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