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寶寶出生後,總會以不同的方式給爸爸媽媽帶來驚喜,比如突然開口叫人,或是會説除了爸爸、媽媽之外的話等等。

雖説寶寶開口説話的早晚是因人而異的,但同月齡寶寶的父母碰到一起,總會不自覺地拿孩子們比較一番。

誰家的寶寶説話早了貌似很聰明的樣子,會獲得其他爸媽的羨慕,誰家的寶寶要是一歲多還遲遲不開口説話,爸媽便開始各種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節奏遲了?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寶寶為啥遲遲不開口説話?

小徐的寶寶已經一歲了,平時都是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照看,但小徐兩口子只要一有空,還是會陪孩子外出溜達。

這天週末,太陽剛好,於是小徐帶着寶寶到小區廣場上曬太陽,遇到鄰居家與自己寶寶年齡相仿的孩子,兩個家長便聊了起來。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不一會,就看見鄰居家的寶寶主動開口喊媽媽,小徐這才意識到,自家孩子好像很少説話,而且就連普通的爸爸媽媽都説不太清楚,只會發出類似的聲音。

小徐一問鄰居才知道,他家的寶寶才八九個月就開始説話了,這讓小徐更加焦慮了。

孩子語言發育具備一定規律

一般來説,小寶寶5、6個月就開始呀呀伊伊的冒話了

大概7-9個月,會有無意識的叫爸爸或媽媽,或者嘗試模仿父母説話的樣子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等孩子到了1歲時,不僅會有意識的喊父母,而且也會説簡單的疊音表達,還能夠將詞語與事物對應上。

當然,也有的寶寶遲遲不願意開口的,家長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以下因素了。

小寶寶開口晚可能與這兩個原因有關

父母與孩子交流不多

有些家庭是媽媽一個人帶娃,或是老人單獨帶娃,平時家長與孩子交流不多,或是孩子不願開口説話的主要原因。

還有些父母平時工作較忙,下班回家後,也多愛看手機,而少與孩子進行互動,這也是造成孩子説話遲的原因。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家裏語言環境複雜

有些家庭中,寶爸寶媽説的是普通話,但老人們説的卻是家鄉話,有些還是方言。

因此,對於寶寶來説,複雜的語言環境也並不利於孩子學習説話,有時還會造成“到底是怎麼説”的錯覺。

其實,引導小孩子説話是有竅門的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早“開金口”,如果家長能用對這五個小技巧,其實比在孩子耳旁碎碎念更管用。

1) 從身邊的小物品開始,用實物以引導

當引導寶寶開口説話時,父母要多利用寶寶熟悉的小物品,比如娃娃、手手、肚肚……邊説邊指,會讓寶寶通過實物與詞語的關聯掌握意思。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2) 經常和孩子互動,反覆多次重複某個詞

平時父母也可通過與孩子有效的互動,反覆多次的重複某個詞,比如孩子之所以會先説爸爸、媽媽,除了好發音外,也與父母的重複強調有關。

3) 運用肢體動作來幫助孩子記憶

比如有些老人帶娃過程中,喜歡一邊説“打”字,一邊拿着寶寶的小手去拍打某樣物品,雖然教的詞有些好笑,但寶寶一邊笑,一邊也學會了“打”的含義。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所以引導孩子説話時,父母的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會起到很大程度的輔助作用。

4) 多鼓勵孩子表達,不説喪氣話

孩子在起初學話的過程中,總會出現發音不準或是詞不達意的錯誤,此時家長不要批評或笑話孩子,而是要多鼓勵孩子去表達,並適當的糾正。

5) 一邊説一邊做,加強聯繫

父母在引導孩子説話的過程中,也要一邊説一邊做,比如孩子吃飯時,要告訴他這是吃飯,玩遊戲時要告訴他這是什麼玩具,怎麼玩。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不要覺得孩子小理解不了,他們都需要一個逐步理解與深化認知的過程

【總結一下】寶寶開口説話的時間有早有晚,父母平時可多帶寶寶接觸一些同齡的孩子,讓他們彼此間多用嬰言嬰語交流溝通,也有助於寶寶開口説話。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是多大開始説話的呢?第一個詞説的是什麼你還有印象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9 字。

轉載請註明: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説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