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3歲前需要立的“規矩”讓孩子受益一生,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健康

“規矩”改變生活。我們是生活在充滿“規則意識”的世界,因為有“規則”的存在,才會有良好秩序的出現。對於孩子的成長,也需要“規矩”來約束,良好的“規則意識”能讓孩子的一生受益,在孩子3歲之前,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下這幾個“規矩”。
一、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孩子在2歲以後進入了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出現了自我意識,這不僅表現在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是孩子周圍能看到的物品都當成是自己的。俗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些家長放任孩子隨便拿其他人的東西,這樣的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很可能養成“順手牽羊”的習慣,這種習慣慢慢會演變成小偷小摸,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家長需要給孩子立下的第一條規矩就是: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可以機智的利用孩子自我意識懵懂期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家長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物權觀。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可以和孩子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教會這個“規矩”。比如這個手機是爸爸的,這條項鍊是媽媽的,這個玩具是你的。如果你真的想要玩爸爸的手機,一定要爭取爸爸的同意。在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也是一樣,你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一定當別人同意的時候,你才可以拿。
二、學會分享
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媽媽想要考驗寶寶是否真的有分享的意識,於是給寶寶準備了盤子,盤子中是她喜歡吃的棒棒糖和餅乾,媽媽假裝去上廁所,走之前叮囑寶寶一定要等媽媽回來的時候才可以吃盤子裏的東西,在媽媽走後,寶寶看着眼前的棒棒糖和餅乾,口水都流出來了,一隻小手拿起一塊餅乾放在最前,正準備放在嘴裏,但想到媽媽的叮囑,她最終孩子將到嘴邊的餅乾放在盤中,媽媽終於回來了,寶寶興奮起來,媽媽對寶寶説,“媽媽可以吃這個棒棒糖可以嗎?”,寶寶毫不猶豫的將自己最喜歡的棒棒糖給了媽媽,這個時候,媽媽哽咽了,有這樣的寶寶,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換來的。
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良好的品行習慣,幼年的孔融都知道將最大的梨子分給兄長。所以家長需要給孩子立下的第二條規矩就是:學會分享。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教會孩子分享,在家中有喜歡吃的食物可以分享給爸爸媽媽,在外面和朋友玩耍的時候,可以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三、學會控制情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情緒就像人的影子一樣如影隨形。一些孩子在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時,會將怒火發泄在別人身上,甚至還會動手打人,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身邊的朋友會受到傷害,漸漸地這些朋友就會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從而導致孩子變得孤單落寞。
情緒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就是雙贏關係,利用的不好,就是兩敗俱傷。所以家長需要給孩子立下的第三條規矩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每一個都會有情緒不佳的時候,但是當自己出現了負面情緒,一定不能發泄在身邊的朋友身上,家長可以教會孩子轉移注意力,自己去做感興趣的事情,這些負面情緒就被慢慢散去。
孩子在3歲以前,是家長給孩子立“規矩”的好時機,如果孩子能夠遵守這些“規矩”,那麼將來一定會受益終身!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