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芽芽的小夥伴壯壯在家裏都是大人餵飯,現在快上幼兒園了,開始讓他自己學着吃飯,結果每頓飯都要吃好久,米粒、湯撒的滿桌子都是。

山竹是個喜歡芭比娃娃、喜歡各種毛絨玩具的小姑娘,但是每次給毛絨玩具別髮卡,給芭比娃娃換衣服都弄不好,一着急就氣得大哭大鬧。

這些情況出現的原因其實都來自於“精細動作”的發展能力。如果寶寶的精細動作沒有發展好,會影響到未來的學習和複雜的精細活動技巧。比如扣不好紐扣,系不好鞋帶,拿不穩勺子,寫字總出格子等。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精細運動的能力對幼兒的成長髮育至關重要。負責激發和控制手指精細運動的信號源於大腦中的最高區域——“皮層的條形區”。手上的動作越細緻,調用的區域就越大。所以我們説精細動作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他們更加聰明。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精細動作一般指手上捏、握、旋轉、彎曲、託、撕、挖、刮、抓、拍、夾、搖、彈、擰等動作。而決定精細動作能力的有五個方面:手指動作、雙手配合、手眼協調、手腕靈活穩定以及抓握力量。那麼如何判斷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是否達標?如何鍛鍊他們的精細動作能力呢?

0~6個月 吮吸手指 主動抓物品

寶寶出生後,手呈現握拳狀;隨着慢慢長大,會變成半開的狀態,會去主動抓握物品。媽媽爸爸們可以給寶寶鈴鐺、橡皮、海綿類等玩具讓他們有意識地主動抓握。同時,寶寶會開始盯着自己的小手看,並且吮吸手指或者拳頭。接下來,隨着寶寶視力發展,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動雙手抓握物體。

7~12個月 敲擊物品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從“一把抓”過渡到到“用手捏物體”,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握取東西,並且換到另一個手上。家長們可以讓寶寶拿乒乓球或者葡萄乾等物體進行訓練。如果小手控制得好,還可以將玩具進行堆疊和敲擊。等到12個月時,寶寶會開始翻書,拿畫筆進行塗鴉。一些寶寶也會開始學着脱帽子、拽襪子。可以給寶寶一些發出聲響的玩具,或者布書讓他們玩耍。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12~18個月 堆積木 畫畫

這個階段的寶寶超級喜歡在畫紙上作畫,拿着蠟筆在白紙,有的甚至在牆上塗鴉。除此之外,開始對堆積木、配對圖片產生興趣。媽媽們可以給寶寶一些小的物品,讓他們試着用自己的手移動他們。比如讓他們往空瓶子裏面塞黃豆。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1~2歲 橡皮泥 串珠珠

這個時候的寶寶,小手更加靈活了。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些橡皮泥、沙子,讓他們隨意揉捏,做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可以一頁頁翻書,觀察書裏面的圖畫。還可以為寶寶提供一根線和若干大珠子,教寶寶怎麼串珠子,鍛鍊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2~3歲 穿鞋子 畫直線

這個時候的幼兒已經可以在白紙上模仿畫出直線。堆積木時,更喜歡將其擺的更有空間感。可以自己打開杯蓋,旋轉飲料瓶的瓶蓋。寶媽們可以試着讓寶寶開始自己穿鞋、脱褲子、脱襪子;自己抹肥皂洗手;吃完飯可以讓他們自己拿口巾擦嘴。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3~5歲 摺紙 畫簡單圖形

這個時候的寶寶可以開始學習握筆姿勢,畫出簡單的圖形;可以用積木擺出簡單造型,如小房子、小車子等;可以用簡單膠水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而在生活習慣上,寶寶可以開始用筷子吃飯,學會穿襪子,洗臉刷牙。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4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知道:精細運動發育標準來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