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寶寶平時看起來與他人別無兩樣,但是在哭鬧、咳嗽、劇烈運動、大便乾結時,他們會在腹部或者腹股溝附近出現突起的腫塊,平躺或用手按壓時可以消失,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腫塊又會出現。發生這種情況時,父母就應該考慮寶寶患小兒疝氣的可能性,並儘快帶孩子去醫院小兒外科檢查。
小兒疝氣是一種常見病,醫學上稱為疝,多見於早產兒、低體重兒,並且男寶發生的概率高於女寶。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哭得多了會出現疝氣,這是沒有依據的。患有疝氣的寶寶在哭鬧時可看到身體上有一個凸起,但是健康的寶寶不會因為哭鬧而患上疝氣。
常見的小兒疝氣一般分為腹股溝疝和臍疝兩種。腹股溝疝主要是由鞘狀突未關閉所致,鞘狀突是一種管狀結構,它應該在嬰兒出生前後不久就閉合,如果沒能及時閉合,腹腔臟器就可能被“擠”進來形成疝;臍疝的成因是臍環關閉不全或薄弱,腹腔壓力增高時局部腹腔臟器向外突出。
和成年人相比,小寶寶身體抵抗力比較弱,一旦生病後果可能會比成年人更嚴重。寶寶患了疝氣,如果不及時治療,不但會影響寶寶的發育,更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因為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男孩子可能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睾丸的正常發育;女寶寶可能因卵巢、輸卵管反覆突出摩擦導致水腫粘連,如果長期不治療,最終都可能會影響生育機能。
此外,由於疝囊內的腸管、卵巢、輸卵管等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引起炎性腫脹,致使腹部臟器不能迴歸原處,導致嵌頓,甚至發生梗阻、壞死等危險情況。
因此,如果懷疑寶寶患了疝氣的,爸媽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帶寶寶去正規的醫院診斷治療,以免錯過寶寶的最佳治療時間。
那麼,寶寶患了疝氣該如何治療呢?
手術治療是唯一的治療方式,但不是一經發現就必須立刻手術。
如果兩歲之內,疝氣患兒的情況沒有明顯的惡化,沒有不舒服的情況,可以觀察能否自愈。但是這期間儘量避免腹腔壓力增高,儘量減少寶寶的哭鬧、咳嗽等情況的發生。
隨着寶寶的生長髮育,有一部分疝可以自行恢復。如果寶寶到了兩歲以上還沒有恢復正常,或是兩歲之前就反覆出現嵌頓均應採用手術治療。目前正規醫院治療疝氣主要採取的是微創手術治療,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風險極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不開刀治療小兒疝氣的小廣告,其實臍貼、中藥、打針等方法都無法治癒疝氣,這些廣告只是利用了家長不想讓孩子手術的心理,騙取錢財。如果小兒外科醫生建議孩子通過手術治療疝氣,家長應該配合醫生,積極接受治療。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