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普到位、保障託底,千方百計讓老年人更安心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健康

北京日報客户端 | 實習記者 高源

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如何更好保護老年羣體,是近期許多家庭十分關心的話題。媒體密集採訪權威專家,圍繞老年人如何防護、感染後該如何應對等,進行了詳細解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發生以來,最大程度保護我國數量龐大的脆弱人羣,始終是我們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眼下,隨着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減弱,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愈發成為“保健康、防重症”的關鍵。老人普遍免疫力低,多數伴有基礎性疾病,日常還總少不了買菜遛彎、訪友嘮嗑,聚集性感染的風險客觀存在。另一方面,作為脆弱羣體,老人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關切度更高,對形勢變化的焦慮感也更甚。當此之時,明確應儲備哪些藥物,發燒咳嗽時該如何應對,什麼情況需要看醫生,遇到緊急情況時又該如何急救,無疑能減輕老年人及家屬的困惑,避免出現情況慌了神。

做好科普只是第一步,強化保障才能真正給老年羣體吃下“定心丸”。就目前來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一旦老年人出現感染或感染後出現病情加重情況,是否有專人對接,有沒有可靠的轉診途徑。在這方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及時發佈《新冠重點人羣健康服務工作方案》,充分明晰了老年人的診治預案。比如,加快提升65歲以上老年人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面,確保就醫需求有保障;失能老人或高齡行動不便感染者,經專家團隊或上級醫院評估後決定收治方式;養老院等福利機構應儲備中藥、解熱和止咳等對症治療藥物、抗原檢測試劑等等。此外,國家衞健委更明確要求,老年人出現病情變化,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到醫療水平高的醫院救治。科學精準防控、分級分類救治,這樣的防疫屏障才能更加紮實堅固。

病毒在變化,政策在優化,順利實現疫情防控從“防感染”向“防重症”轉變,老年人的疫苗接種仍是亟須加強的基礎工作。換句話説,讓老年人羣體心中有數、遇事不慌,關鍵還是要在加強其自身免疫力上做文章。臨牀數據顯示,完成加強免疫的老年人,在感染奧密克戎後的病死率,比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低35倍。繼續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優化服務通過送“苗”上門等方式引導老年人羣體應接盡接,既破除“疫苗猶豫”,又破除“感染焦慮”,防控工作就能再向前邁進一大步。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眼下,在社會層面,“陽了也不慌”漸成共識。但也有不少人直言,自己陽了不怕,就是擔心家裏的小孩、老人。這種情況下,集中各方資源給脆弱羣體做好服務、提供保障,便是進一步增強社會信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