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記者走訪一些中小學發現,小胖墩越來越常見,有的學生甚至無法正常上體育課,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如何讓“小胖墩”瘦下來?記者進行了調查。
體重超、打假條,孩子太胖不能跑
春光明媚,孩子們在操場上活蹦亂跳。不過,在操場角落裏,幾個小胖墩坐在陰涼處發呆。
最近幾年,在天津市一所小學擔任體育教師的王老師經常收到家長一些不可思議的請假條:因孩子身體原因,不適宜大量運動,特向體育老師請假。王老師便把這幾個較胖的孩子叫到隊伍外休息。
“這些孩子太胖,如果劇烈運動,膝蓋等關節受到比較嚴重的壓力,可能影響發育或者導致損傷。”王老師説,這些孩子大多有醫院開具的證明,不適宜再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
圖為學生正在進行趣味訓練。 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從事教育工作近20年的王老師介紹,10多年前一個班裏的小胖墩只有零星幾個,現在40多人的班級裏有近四分之一是小胖墩。
近年來,天津市衞健委統計中小學生體質監測數據發現,2018年,小學、初中、高中學生肥胖率分別為26.13%、21.84%和14.88%;2020年這一數據為23.94%、21.32%、15.39%。
“縱向來看,天津小學生肥胖率明顯下降,初中生、高中生肥胖率基本持平。這説明近年來天津推行的提升學生體質的措施開始起作用。”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健康與學校衞生研究所副主任醫師劉忠慧説。
不過,中小學生的肥胖率仍然較高。去年7月國家衞生健康委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表示,我國6歲—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歲以下的兒童超重肥胖率超過10%。
吃得多、動得少,就離肥胖不遠了
多位營養專家和中小學教師認為,兒童胖起來歸根到底是與“吃得多、動得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註冊營養師潘怡介紹,現在中小學生的肥胖大多是由於能量過剩造成全身脂肪過量堆積。“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飲食中油脂和添加糖含量增加,平時各種高能量零食不斷,正餐吃得過於精細,蔬菜水果又少,孩子難免胖起來。”
與此同時,運動量卻沒有跟上。天津市北辰區普育學校教學校長羅輝認為,目前中小學體育教育主要以跳繩等技巧性運動為主,缺乏力量訓練,純粹的體育活動本身也相對枯燥,孩子自我堅持的意願不強。
同時,很多家長是雙職工,勞累一天後很難再陪孩子進行體育活動。體育教師王老師説,“雙減”後孩子課餘時間多了,家長傾向於給孩子安排閲讀、音樂等素質拓展活動,對於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家校溝通羣內,孩子讀什麼書、彈什麼曲一個個打卡,但分享體育活動的寥寥無幾。”
管住嘴、邁開腿,健康生活不後悔
以前人們覺得孩子胖點可愛,不過預防醫學專業教材《兒童少年衞生學》提供的數據顯示,肥胖兒童成年後患糖尿病的風險是非肥胖兒童的2.8倍。同時,肥胖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為了遏制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趨勢,天津市衞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開展防控,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為基線,力爭至2030年將全市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下降80%。
家長是兒童青少年健康第一責任人。潘怡呼籲,家長要合理搭配孩子日常飲食,減少油炸、燒烤等烹調方式,控制油、鹽、糖使用量,教育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多喝白開水,少吃各種加工零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
學校還要增加競技性體育比賽,這是激發孩子運動興趣的好方法。羅輝説,類似籃球足球比賽等競技性體育活動觀賞性強,適宜作為孩子的終身運動來培養;跳繩、踢毽子比賽等則有更廣泛的參與度,適合不同體質的孩子。
還有專家呼籲,探索開發一些小程序,並與簡單的可穿戴設備結合,幫助孩子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鍛鍊,提高孩子運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指導並督促家長和學生形成按時鍛鍊的習慣,解決家長不重視孩子鍛鍊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