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毒"是指內外多種致病的邪毒潛藏於人體某個部位,具有伏而不覺、發時始顯得病理特性,表現出毒性猛烈、病情危重或遷延反覆難祛的臨牀特點。其發病多為伏藏的邪毒遇感(如外感新邪,飲食勞倦,情志刺激,胎產傷正等)誘發。發病遲早不一,緩急有別,且可因病、因人而異。
毒的概念出自《素問·生氣通天論》"苛毒"説,意指毒氣嚴重劇烈的病邪,故一般解釋邪盛謂之毒,如尤在涇説:"毒者,邪氣藴蓄不解之謂。"外感"伏毒"與通稱之伏氣温病類同。內生"伏毒"常始於微而成於著,是在多種內傷疾病發展過程中,因多種病理因素,如熱、濕、痰、瘀等蓄積體內,不得化解,轉釀為毒。毒可傷害臟腑功能,導致實質性損害。發病過程中虛實互為因果,最終形成質變。毒常藏匿深伏,其性質多端,且可交相為患,每因多種誘因自內外發而為病。無論何邪侵犯機體,都會引起正邪交爭,邪氣藴結,藴結日久便從化而成毒。此由生之毒,並非原來的致病因素,而是具有原病理因素特點或痕跡的新致病因素。邪氣一旦成毒,即以其酷烈峻猛之性,迅速充斥絡脈,佈散全身,毒損絡脈,敗壞臟腑,摧折形質,使病情迅速惡化。內外二毒不僅能單獨致病,且能內外相引,因果錯雜為患。如外感伏毒類疾病,在其病理演變過程中,可以釀生熱毒、濕毒、火毒、瘀毒、痰毒、水毒等多類性質的內毒。內生伏毒類疾病,在其未發之前,多有正氣不能祛邪外出的潛在病理特點,若再感外毒,則可乘勢外發,病理性質多端,病勢更為複雜多變。
"伏毒"為病總以人體正氣先虛、臟腑陰陽失調為前提。如先天稟賦薄弱,胎中遺傳,精氣虧耗,衞外不固,或因機體具有某一方面的自身缺陷,感受相關特異性外毒,毒邪潛藏深伏於體內,遇感誘發,這涉及中醫所稱"胎毒"類疾病,如乙肝垂直傳播等。部分肝炎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長期以來無明顯症狀,有的即使小便黃、口乾或有輕度疲乏感,因不就醫而未被發現,處於"無證可辨"的狀態。這些潛伏的感染,在機體抵抗力下降,和病毒大量繁殖、擴散的情況下才發病,故可認為其主要病因是"伏毒"。
現代科學的微觀方法,亦能為中醫所用。傳統四診合參不能發現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攜帶、肝功異常、血脂異常等,可以通過現代醫學檢查手段,發現邪氣之所伏。這些所謂無證可辨的疾病,如何見病知源,審機論治,伏邪學説帶給我們不少啓示。把握伏邪致病的特點及發展、傳變、轉歸規律,才能見病知源,握機於病象之先,方不至見病治病,對於臨牀一些複雜現象的分析及疑難疾病的診治很有幫助,尤其在慢性肝病與傳染病的治療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在肝膽病證的辨治中,外感引動伏熱,症見脅肋疼痛、發熱咳嗽、口苦幹渴、鼻血或齒衄、噁心、尿黃、舌紅苔黃、脈弦等,治宜疏肝和血、清熱利濕、疏散風熱為法,孔老常用小柴胡湯加桑菊飲或銀翹散加減。伏匿之濕毒藴熱,症見脅脹或痛、胸悶脘痞、噁心欲吐、脈弦、苔膩等,常伴肝功異常,或血脂、尿酸高,治宜疏肝和血、清化痰濕、理氣和中為法,常以小柴胡湯合平胃散加減。濕熱毒邪纏綿日久,高熱陣發,日久不解,症見口渴、脘痞或脅不適、苔黃厚膩、脈弦或數等,表現類似伏暑證時,治宜開達膜原、闢穢化濁為法,常用達原飲加柴胡、青蒿等加減。另外,慢性乙肝當邪正交爭較劇烈,機體免疫功能亢進,檢查結果顯示"大三陽",轉氨酶高,應用清透之法,以涼血和血、清化濕熱為主,扶正為輔。透法包括"透熱轉氣"、"疏利三焦"、"宣達分消",因勢利導而解毒透邪外出。當正虛邪微,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出現小三陽"時,應扶正祛邪。當久治不愈,病情反覆時,機體免疫功能產生耐受,應注意以扶正為主,因人而異,注重柔肝、健脾、補腎,並佐以益氣養陰,以託邪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