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女孩子心思細膩,如果教育得好,特別能體諒父母的辛苦,給端茶、倒水、捶捶背,實在太貼心了。
但3-6歲的孩子正是懵懂無知的階段,對家中工具的用途還不是太瞭解,有時想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愛意,卻用錯了工具,讓父母們哭笑不得。
事情是這樣的,李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勞累了一天讓爸爸看娃,她去浴室洗澡,可當她洗澡出來,發現寶爸正在大笑。
寶爸神神秘秘告訴她,剛剛女兒想進去給她搓澡來着,被他攔住了,讓李女士快看看孩子拿的什麼搓澡工具。
李女士定睛一看,女兒一臉無辜站在那裏,手裏拿的竟然是馬桶刷,李女士當場就笑翻了。
原來,李女士把馬桶刷清潔消毒後晾在了陽台上,女兒聽媽媽説抱她多了胳膊痠痛,洗澡都難搓到背,那天就想進去幫媽媽搓澡。
正好在陽台發現了這個“神器”,女兒機靈的小腦瓜一轉,心想馬桶刷上面有個長長的杆,不是比搓澡巾用起來更順手嗎?
於是就拿起來想進去獻殷勤,還好寶爸及時發現把女兒攔住了,沒給女兒表現的機會,不然李女士被女兒用這個東西一搓,還得多洗一遍澡。
可別以為只有女兒才這麼貼心,其實兒子如果貼心起來,就像温暖的太陽,他們帶給父母的愛發着光、閃着亮、出其不意就給父母來一次痛並快樂的領悟。
無獨有偶,在網上也有位寶媽分享了自己兒子的視頻。
寶媽生了3個孩子,大兒子特別和爸爸親近,有天爸爸開車幾個小時回到家就去洗澡了,大兒子知道爸爸辛苦,就拿着搓澡工具,興沖沖去浴室給爸爸搓澡。
剛開始爸爸還挺開心的,正好勞累一天,缺個搓背的,就説:“來,兒子,用力給爸爸搓一搓。”
可兒子剛搓了兩下,爸爸就哀嚎一聲,“無情”的把兒子趕了出來,讓他出去。
兒子也很委屈,大哭着從浴室跑出來喊:“爸爸不讓我搓澡。”
媽媽聞聲趕來,發現兒子眼淚滴答滴答,那樣子怎是個委屈了得。
寶媽問他:“你用什麼給爸爸搓澡的?”
兒子哭着舉起了手中的鋼絲球。
寶媽看到兒子用這東西給爸爸搓澡,當場笑翻。很多網友也都被逗樂了,有的還給這個孩子打抱不平。
@涓涓細流
:爸爸別辜負了兒子的一片孝心。
@夢裏夢外都是夢
:這種親生兒子不生三個,真對不起他爸。
@JK傑克
:孩子,你爸爸不是嫌棄你用這個搓澡,他是嫌棄你沒拿對搓澡的,應該是拿砂紙。
@蠟筆小仙
:在孩子心中,爸爸是鋼鐵俠,所以搓澡的工具也得匹配。
其實,不管是拿馬桶刷想給媽媽搓澡的女兒,還是用鋼絲球給爸爸搓澡的兒子,用的搓澡工具顯然不對。
但是,孩子的心中有父母,知道父母辛苦就獻殷勤的行為,是多麼的難得和暖心,這樣的兒子、女兒,簡直是家中的開心果,有十個都不嫌多啊!
那麼,面對孩子好心辦壞事的行為,家長怎麼處理呢?
1、控制自己的情緒,莫生氣
遇到類似的這樣情況,家長不要大發雷霆,甚至打罵孩子。
要知道,有時孩子會因家長的批評而害怕做事,變得膽怯,不願去“惹麻煩”,久而久之,孩子會漸漸變得冷漠。
2、親身示範工具的正確用法
孩子在不知道工具的正確用法情況下,犯錯是無心之舉。
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什麼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並給孩子示範正確的使用方法,這樣類似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3、鼓勵比壓制更重要
別怕孩子會把事情搞砸,就不讓孩子去做。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什麼都想要去嘗試。假如父母抓住孩子的積極性加以正確引導,就會讓孩子勤快、勇敢、並在一次次看似失敗或成功的體驗中,逐漸邁向成功。
最後,和你説幾句貼心話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純潔和簡單的,父母的認可、鼓勵、引導,對他們來説相當重要。
只有家長的內心充滿愛和包容,孩子的善良之心才會更持久。我們要從事件中找到問題所在,並引導孩子明白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給爸爸/媽媽搓過澡嗎?孩子有沒有類似的好心辦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