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歷程,艱辛程度堪比取西經的八十一難。但跌宕起伏的經歷中,最頭疼的不是照顧孩子的一日三頓、吃喝拉撒,而是隨時應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哭鬧撒嬌:
帶孩子到別人家,看到別人的玩具興奮地挪不開腿,“這個玩具我要了!”
還沒走入醫院,聞到消毒液的氣味就開始哇哇大哭:“我不要打針!”
喂孩子吃飯更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搶走手裏的零食,又等來一句“我不要吃胡蘿蔔!”
面對這種種難題,你會發現,和孩子講道理,他也聽不進去道理。於是,帶個孩子不得不化身諸葛亮——聲東擊西、瞞天過海、金蟬脱殼……用盡計謀都只不過在與孩子鬥智鬥勇。
然而,你是否想過有些你掛在嘴邊的方法,能哄孩子一時,卻可能害了孩子,甚至讓孩子變成真正的「熊孩子」?!
“XX真壞,咱們別跟他玩了!”當孩子和別人爭玩具時,你可能會説“XX真小氣,咱別和他玩,我們玩自己的!”
當孩子不小心磕到哇哇大哭的時候,你可能一把抱起孩子,説出一句“這地真壞,摔到我們寶寶~”
這句帶孩子時的口頭禪,卻是一種典型的「甩鍋」教育,長期下去會讓孩子抱着一種「都是別人的錯」的心態,沒辦法讓孩子懂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允許孩子釋放不快,但也應該和孩子搭起正確的溝通。
想和別人一起玩玩具,可以鼓勵孩子先拿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當孩子摔倒時,可以先觀察並鼓勵孩子,有時其實並無大礙,過於緊張反而加劇孩子的委屈感,但是如果真疼了不安撫,也會讓孩子感受不到被疼愛。
“只要你XX,我就買XX給你”這是一句適用性強的哄孩子萬能句式,常用於以下各種日常,尤其是當你對孩子的小脾氣筋疲力盡、束手無策之時:
“你乖乖去上幼兒園,我週末就帶你去遊樂場~”
“你不搶XX的玩具,我就買冰淇淋你吃~”
“你乖乖吃飯,等一下就讓你看動畫片~”
……
這樣的「獎勵教育」,雖然可以迅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但使用不當會變成「賄賂」孩子,可能對孩子造成變相鼓勵——「我哭鬧到一定程度,就會有大人給出額外的獎勵」,下一次他可能也會繼續用這種方式,畢竟這是他從周遭大人身上得到的經驗。
重要的是,物質激勵的有效期將會越來越縮短。
因為孩子的行為轉變靠的是物質激勵,缺乏內在的驅動,他們並未瞭解為什麼不能搶別的小孩的玩具,也沒了解幼兒園本身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它只會渴望更高的激勵,現在需要一個冰淇淋,下次可能是一輛遙控車,再之後可能變成一趟迪士尼……
“你不聽話,警察叔叔就來抓走你”這樣傳統的恐嚇教育,有千萬種延伸句式:
“數3聲,再不過來就不要你了!”配合毅然轉身,堅定的步伐效果更加;
“你再哭,護士姐姐就給你再打一針!”路過的無辜白衣天使一臉問號。
這樣的教育雖然管用,孩子聽到就抖一抖,但很容易讓孩子的敏感心靈蒙上不安全感,認為自己會有被拋棄的可能,影響我們與孩子的親密感。
並且,「狼來了」的故事説多了,會讓孩子真的以為護士姐姐是現實版容嬤嬤,警察叔叔是來抓自己的。當危險發生時,孩子很可能不願意向警察叔叔求助,也更不願意去醫院看病。
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警察叔叔是保護乖小朋友的,護士姐姐來打針是擊退身體內的病毒的,而我們,是不會拋棄孩子的。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説: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孩子年齡越小,想法越簡單,一些我們隨口説出的哄孩子話語,孩子可能會當真,潛移默化之後會釀下更大的不良影響。這些掛在嘴邊的哄孩子的話,更應該三思。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成長。孩子在不斷學着認識世界的道理,我們也應該學着理解小朋友的思維。這時,你會發現,其實有更好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