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微信】;
據世衞組織官網14日消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世界衞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今天發佈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
IARC引用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IARC 2B組),JECFA則重申了40mg/kg體重的可接受每日攝入量。
阿斯巴甜是一種人工(化學)甜味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泛用於各種食品和飲料產品。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六分之一的人死於癌症。”WHO營養與食品安全司司長表示,阿斯巴甜的評估表明,雖然安全性不是常用劑量的主要問題,但已經描述了潛在影響,需要通過更多更好的研究進行調查。
JECFA的結論是,評估的數據表明沒有足夠的理由改變先前確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0-40毫克/公斤體重 。因此,委員會重申,一個人每天的攝入量在這個限度內是安全的。 例如,假設沒有從其他食物來源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無糖軟飲料,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9-14罐以上才能超過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
評估結果指出,IARC和JECFA對阿斯巴甜影響的評估基於從一系列來源收集的科學數據,包括同行評審論文、政府報告和出於監管目的進行的研究。這些研究已經通過獨立專家的審查,兩個委員會都已採取措施確保其評估的獨立性和可靠性。
與此同時,IARC和WHO將繼續監測新證據,並鼓勵獨立研究小組就阿斯巴甜與消費者健康影響之間的潛在關聯開展進一步研究。
相關報道
哪些食品或飲料中含有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根據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可以用於麪包、糕點、餅乾、飲料、調味品等食品中。
近年來,隨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低糖”“0糖”成為新的消費熱潮,也催熱了食品飲料行業的代糖市場。
中新財經注意到,目前使用阿斯巴甜的包括可口可樂旗下的可口可樂零度、可口可樂纖維+、雪碧纖維+、芬達零卡 ,百事可樂旗下的百事可樂零度、百事輕怡可樂, 瑪氏旗下箭牌的部分無糖口香糖、薄荷糖 等。
有業內人士向中新財經表示,阿斯巴甜屬於比較低端的人工甜味劑。“現在很多食品用天然甜味劑取代了人工甜味劑添加。”
專家:天然甜味劑相對安全風險更小
“目前來看,甜味劑作為蔗糖替代物已經形成一種趨勢。”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華霄認為,甜味劑並不是必然選擇。“根本問題是當前消費者從食品中攝入能量過多,超過了人體正常需求。”在他看來,不是甜味劑或糖本身不好,而是過量不好。“一些市民為了剋制能量攝入過多而選擇零卡的甜味劑替代高能量的白砂糖,但如果日常能遵守膳食指導,做到能量平衡,那就不需要刻意規避白糖,也不需要選擇甜味劑來代替。”
華霄認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都屬於食品添加劑,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來使用,可以認為都沒有安全問題 。“但如果在長期攝入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天然甜味劑更健康, 因為天然甜味劑已經在自然界長期存在,其結構更容易在各種代謝途徑中被代謝掉,不會累積在人體內。”
華霄介紹,天然甜味劑一般是指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目前實現商業化生產的主要有三種,其中在全世界用得最多最廣泛的天然甜味劑是甜菊糖苷, 它是從南美洲一種菊科植物的葉片中提取出來的天然物質,而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甜葉菊種植國和甜菊糖苷生產國;此外,羅漢果裏面的羅漢果苷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也是天然甜味劑, 但這兩種甜味劑目前因為種植量和生產成本問題,價格相對較高,沒有大規模推廣。
如何選購帶甜味劑的食品或飲料?
對於市民選購帶甜味劑的食品或飲料,華霄建議優先選擇添加天然甜味劑的。 “天然甜味劑的原料是植物,並且有較長的食用歷史,像甜菊糖苷在人的大腸中可以被微生物發酵代謝; 而人工甜味劑則是通過化學反應合成的,人體一般不能代謝,安全性存在一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