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家族聚會,我們一家三口自然如約而至,一家人正熱熱鬧鬧吃飯的時候,大侄子興致勃勃講起來多年前的一次家族春遊,在座的一幫小孩子紛紛加入討論,只有女兒沉默不語。我用開玩笑的口吻問了下女兒:“你怎麼不説説當時的趣事啊?”沒想到女兒突然嘴一撇,説:“你還問?當時我期末沒考好,你不是把我罵了一頓鎖家裏了?”
看着女兒瞬間紅了的眼圈,我心下一慌,這才想起了當年發生了什麼。
當時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一直以她為傲的我在看到期末考試不及格的時候,情緒失控,狠狠的罵了她一頓,並且幫她拒絕了親戚家的春遊邀請,勒令她在家反省。當時女兒並沒有表現出激烈的反對情緒,沒想到時隔多年,她還在記仇。
由此,我突然意識到,面對家長的打罵,叛逆頂嘴的孩子其實是正常反應,大多鬧過了哭過了也就過去了。反而有些看上去沒什麼反應的孩子很危險,很可能給親情埋下隱患。
沉默不語、態度冷漠
我女兒性格就特別倔,從小我和老公就奇怪,這不知變通的性格也不知道是隨了誰,加上還不愛説話,日常生活裏像個鋸了嘴的葫蘆,捱罵時也一語不發。要不是今天事發,我還不曉得自己被她埋怨多年。
偏偏現實中,像我女兒這種性格的孩子並不在少數,面對家長的怒火,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申辯或者委屈,而是沉默不語,這就代表孩子在以“冷漠”反擊家長。這時候,家長就要停下訓斥,換一種方式對待孩子。
因為我們教訓孩子的目的是得到反饋,當打罵無用時,家長就要改變策略,不然只會做無用功,還可能被記恨。
眼神驚恐,身體反應大
想我十年教師生涯,記憶最深的卻是某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只因為那次家訪給我的感觸太深,也怪我後知後覺。那個孩子因為學習成績退步,被我要求家訪,當時她第一反應就是一臉驚恐,在我答應不會把成績告訴她父母后,她才帶着我回家。
然而見面後,我立刻後悔安排了這次家訪,只因為孩子從我開始跟家長溝通時就在害怕,後面更是出現了腹痛等生理反應,我立刻改變了談話方向,以誇獎孩子為主。
事後,我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才得知對方父母脾氣暴躁,經常訓斥她。説到將來的夢想,她的回答是“逃離這個家”,我想,這樣的家庭關係是讓人傷心的,但也怪不得孩子。
這裏我想提醒大家,如果你發現孩子面對你的時候,眼神驚恐、甚至會發抖,那就説明你為人父母不合格,必須要做出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