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打罵、怒吼都是為孩子好?孩子寧願你不愛他,多麼諷刺的畸形教育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健康

教育孩子,只是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而非讓孩子完全聽話。這個道理,很多家長不明白的同時,更是以為了孩子好,不顧孩子的感受,實行打罵的教育方式。這樣的教育,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打你,是為了你能取得好成績”,家長們的這句話,給孩子的壓力是無法想象的!

前兩天鄰居王姐家極為“熱鬧”,原因無他,王姐今年上4年級的小晨又被王姐打了,哭鬧聲一直持續了好幾個小時。

最後還是在我們上門勸説下,王姐才停止了對小晨的打罵。其實,從小晨讀一年級開始,王姐便對小晨極為嚴格。

只要考試沒有達到全班第一名,甚至是做作業的速度慢一點,便能聽到王姐對小晨毫不留情的打罵。

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你以為我想打你嗎?還不都是為了你能取得好成績!”

這次的原因也並沒有任何意外,那就是小晨這次的期末考試成績排名排在了全班第5名。

王姐説,早在期末考試前,她就已經告訴小晨,如果期末無法達到第一名,那麼就別怪她雞毛撣子“伺候”了。

在小區裏,只要提起小晨,大家第一反應便是小小年紀就能非常刻苦、努力的學習。

但也是整個小區裏最沉默寡言,不喜歡玩鬧的孩子。其實,作為時常看見小晨被父母打罵的我們都知道,他若不逼着自己努力學習,放棄玩耍的時間,或許還會遭到更嚴厲的管教。

王姐曾説過,小晨去年生日許下的願望居然是希望長大後遠離父母。

王姐説起這件事情的語氣充滿了不可思議以及對小晨的深深責備,總會不自覺地説起小晨就像“白眼狼”。而這個稱呼,一度成為了小區不少孩子對小晨的戲稱。

中國有句俗語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同理,不少家長也奉行“棍棒教育”,時常對孩子進行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

我國如今青少年自殺率一直不斷上升,此前有調查顯示,我國學生中,至少有10.9%的學生有自殺傾向。

近幾年,孩子因為被家長打罵或者考試成績不如意而選擇自殺的新聞亦時常發生。這種以為孩子好的出發點,對孩子打罵的畸形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影響,超乎家長的想象!

對孩子打罵的畸形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1、沒有安全感

時常被家長打罵的孩子,他們通常會處於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裏無法自拔。長期以往,這類孩子大多變得自卑、內向、孤僻,不喜歡也不敢與別人交往。

這種不良的情緒與性格,使得孩子一直處於抑鬱的狀態,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2、脾氣暴躁

不會耐心教育孩子,對孩子實行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家長的這些舉動將會嚴重影響着孩子的性格與脾氣。

孩子長大後,也會變得沒有耐心處理事情,脾氣暴躁、易怒。不管是與人相處還是遇到問題,只會用暴力解決。

3、性格變得偏執

家長的情緒不穩定,加上家長的打罵,有時候還會不顧外人在場或者言語上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這些都會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加,使得他們越來越叛逆、偏執,這也是他們對家長的一種反擊。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複雜,也是需要技巧、耐心的事情,一味的打罵,給孩子施加壓力,在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同時,也毀掉了親子關係。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萬種,但並不包括對孩子打罵的畸形教育方式。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除了要合適自家孩子外,還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注重引導的態度與方法!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與態度有哪些?

1、給予足夠的陪伴

許多家長經常説自己工作忙碌,努力賺錢是為了孩子,完全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殊不知,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家長們在工作之餘,還是要儘可能抽時間陪伴孩子,瞭解孩子的情緒變化,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與孩子進行更好地溝通,令孩子接受家長的教導。

2、耐心傾聽,控制自己的脾氣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們應儘量控制好自己的脾氣,耐心傾聽孩子犯錯的前因後果,通過溝通,讓孩子明白錯誤所在,避免下次再犯。

3、尊重孩子,期望有度

希望孩子成才,父母這樣的期許並沒有錯。但是,再為孩子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還是要以尊重孩子的想法、意願為前提。

對孩子的期望要有度,不要將自己的期許強加到孩子身上,讓他們承受過多的壓力。

科學、合理、適宜的教育方式,往往能令孩子信服的同時,也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首先是自己,之後才是我們的孩子,凡事還是應以尊重為前提。

當孩子能與家長交心,那麼他們也更願意向家長敞開心扉,願意與家長一起努力,成為更優秀的人!

你曾為了孩子的學業打罵過孩子嗎?對於以為孩子好而打罵孩子的舉動,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