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讓孩子輕鬆脱下紙尿褲,學會如廁呢?一個英國媽媽的小創意做法,竟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據報道,這位名叫肖娜麥克朗林的31歲英國媽媽,近期開始對26個月大的女兒艾琳進行如廁訓練。為了減少艾琳不可避免的“小事故”(隨地大小便)造成的影響,夫妻倆經過商議,最終用用嬰兒防護欄在客廳開闢了一塊 “防護區域”,他們在規劃區域內的地板和沙發上,滿滿當當鋪上了20多個尿墊,最後在正中央放上了女兒的專屬坐便器。
在採訪中,這位媽媽表示,訓練女兒如廁曾經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作為新手媽媽,當她看着女兒隨處可見的“創造物”,經常感到茫然無措。而更雪上加霜的是,肖娜患有纖維肌痛,無法頻繁彎腰打掃,為此一度感到十分崩潰。
自從有了專屬區域,女兒的如廁訓練得到了順利進行,當這位媽媽欣喜地把自己的感受分享於網絡端後,讓她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贏得了很多新手媽媽的認同與關注。很多網友媽媽表示讚賞這種做法,並願意嘗試一番。
原來,有那麼多的新手媽媽也正困擾於孩子的如廁訓練,期待孩子早日學會如廁技巧,輕鬆脱下紙尿褲。
2
有時候,媽媽們在一起交流孩子的如廁問題,常常會有驚人的差距:
有的媽媽顯得一身輕鬆:“我家孩子一週歲以後,就不用尿不濕了。”
而有的媽媽卻無比發愁:“孩子都快4歲了,還是戒不了紙尿褲,可怎麼辦呢?”
到底什麼時候,才是訓練孩子如廁的最佳時機?這成為很多新媽媽們的棘手難題。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嫩大部分滿足如下8個表現,意味着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了。
·尿布可以保持至少2小時不小便,或者午睡醒來後尿布還是乾的;·當尿布髒了以後,孩子會覺得不舒服,想要換尿布;·對坐便器產生了興趣;·大便時間變得有規律。·主動要求穿內褲;·可以遵守簡單的指令;·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脱(穿)褲子。
如果仔細分析以上八個信號特徵,其實可以發現,那就是寶寶本人要在語言組織、生理感知相關方面做好相應的準備。
如廁學習就像孩子學習説話一樣,有的寶寶十個月就開口會講話了,而有的孩子直到三週歲左右才學會表達。但是,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一旦孩子學會了開口,他就能滔滔不絕,父母一點兒都不用擔心孩子的語言能力是不是會因為開口晚而與同齡人拉開差距。如廁問題,也是如此。它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因孩子而異,無論早還是晚,到最後孩子總能學會並掌握。
研究表明,在18月齡之前就學習上廁所的孩子,通常要到4歲之後才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能;而相反,那些2歲左右開始訓練的孩子,大都經過半年左右時間,寶寶就能很好地掌握瞭如廁技巧。普遍來講,2周半左右的孩子,如果具備以上特徵,父母們則可以開始着手訓練。
3
其實在很多媽媽的意願中,既不想太早強迫孩子學習如廁,又不希望順其自然等到太晚。雖然很多兒科方面的專家建議不要過早開始訓練,但為了讓孩子在2歲左右順利過渡,媽媽們在平常的生活照料中,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如廁訓練,與孩子是否具備自理能力有很大的關聯。
兒子一歲半以後,在給他穿衣戴帽的時候,我會有意識地指導兒子自己試着脱褲子,自己穿褲子,並不失時機地表揚他,越來越像一個“大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聽了非常受用,我也便順着談話思路,跟孩子聊起穿內褲的事情,告訴他:如果哪一天你也能自己穿內褲了,你就能夠像爸爸媽媽一樣變成大人啦!
那時候,孩子聽得眼睛撲閃撲閃,“內褲”這個詞彙在他腦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致於當我第一次把內褲交到兒子手裏,他喜出望外。
2、 提高孩子對尿布“乾淨與否”的感知能力
孩子對一個事物的感知能力,離不開父母的提點。家長每次在給孩子換尿不濕的時候,可以通過語言進行引導,讓孩子進一步明確:乾淨的尿不濕是舒服的,髒的尿不濕令人不適。
當孩子發現尿布髒了的時候,曾經父母的言語就會激發他潛意識的感受,孩子有了主動換尿不濕的意願,那麼不久以後,摘下尿不濕換內褲,也便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
3、 給孩子眼見為實的榜樣感
孩子小的時候,對於身邊的很多事,他們都是通過觀察模仿而習得。在生活中,時常讓孩子看到父母出入廁所的身影,潛意識裏面,也是在培養孩子的如廁意識。
我其實很早就給兒子準備了一個寶寶馬桶墊,就掛在廁所間牆壁上。每一次我上廁所的時候,兒子也會經常緊隨其後,那時候,我就會指着寶寶馬桶墊告訴他:等你再長大一些,你就可以坐在這個漂亮的馬桶墊上,跟媽媽一樣坐着上廁所了。
當孩子的好奇心與日俱增,那麼,也離孩子主動坐上小馬桶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4、給孩子挑一個顏色豔麗的小馬桶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特別是對顏色豔麗的新鮮事物,他們總充滿了興趣。準備一個孩子喜歡的小馬桶,是非常重要的道具。
主持人朱丹,前不久就分享了對自己女兒如廁訓練的一些心得感受。她的女兒13月開始,朱丹偶爾會把她放在小馬桶上,但孩子都會站起來,依然要抱。後來,朱丹考慮之後,換了一個顏色更鮮豔、觸感更柔軟、背靠着也更舒服的小馬桶,小小丹一看就喜歡上了,如今很享受自己解決臭臭的問題。
5、備一些“有味道”的好看繪本
針對低幼兒童的心理特徵和接受能力,繪本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覷。如今,市面上有很多關於孩子如廁訓練的繪本,家長可以挑自己喜歡的給孩子備上一兩本。
我記得當時購買的是一套《樂悠悠成長》系列,繪本的主角是小男孩和小女孩,描繪的畫面是他們怎麼慢慢學會了自己上廁所,並發現,學會上廁所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孩子在聽講這類故事的時候,他有被帶入故事的身臨其境感。故事之後,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也更願意邁出嘗試的腳步。
4
孩子學會順利如廁,是一個階段學習的過程,需要時間,也需要父母的耐心等待。訓練期間,作為父母,我們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達成訓練目標。
·不要期望太高。
如廁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甚至孩子在順利學會如廁一段時間後,出現“倒退”現象。如果家長期望太高,給孩子壓力太大,反而容易挫傷寶寶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不要責罵孩子
實際生活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孩子明明在小馬桶坐了很久都沒有排泄出來,可站起來沒幾分鐘,竟然拉在了褲子上;或者是出門前你要求孩子如廁,孩子卻説沒有,可出發沒多久,一摸孩子的褲子,竟然濕了……為此,你可能非常惱火,甚至有打罵孩子的衝動。
但請父母們記住,也要允許孩子偶爾犯錯,家長的過度反應,反而會阻礙寶寶未來在如廁上的嘗試。
·不要控制孩子喝水
有些時候,父母們會自以為,控制寶寶喝水能有效把握訓練如廁的進度。這看起來似乎合乎邏輯,但是這樣的做法卻不明智,也不健康。平日裏,孩子應該多喝水,讓孩子多坐幾次小馬桶,也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不要強行讓孩子坐小馬桶
當寶寶拒絕坐馬桶的時候,又或者是寶寶從馬桶站起來不願意繼續坐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強行將孩子摁在小馬桶上。這種強迫會阻礙寶寶學習如廁,導致寶寶緊張、便秘、甚至肛裂。引導鼓勵,才是最好的姿態。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做一個有耐心的家長吧,多一點呵護,靜待花開,無論早晚,也一定會看到孩子成長的樣子。
(諾媽 / 80後白羊小媽。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