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似乎經常把“腎不好”掛在嘴邊。
腰疼、臉腫、脱髮、腿抽筋……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懷疑這可能是腎不好的表現。
其實,腎臟是個“內向隱忍”的器官,每天不辭辛勞,認真工作,但累了或受傷時,它卻習慣忍耐,不會輕易“鬧脾氣”。
然而等它真的再也無法堅持被累倒時,往往會讓人措手不及,很多人腎病一經發現,可能就到了“晚期”——尿毒症。究竟是哪些行為會讓腎臟越來越受傷,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尿毒症?
九叔今天一次性給大家講清楚。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刊發的“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中有數據指出:中國成年羣體中,慢性腎病發病率達到10.8%,患者總數高達1.3億,為全球最多。其中,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的患者接近3000萬。
也有調查顯示,國內老百姓對慢性腎病的知曉率僅有12.5%。這也增加了尿毒症的防治難度,同時促使尿毒症患病數量與日俱增。
腎臟是人體內的“工廠”,承擔着水處理、電解質平衡、維持酸鹼平衡等重要功能,也是它通過水將代謝廢物、有害物質等排出體外,是尿液產生的源頭。
腎臟功能眾多,對人體的作用不言而喻,那為何中國的尿毒症患者會越來越多,究竟是哪些因素讓腎臟不堪重負?
尿毒症的發生有兩大因素,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當以上種種因素,對腎臟帶來的負擔和毒害造成了損傷或病變,就會發展為間質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治療不及時或疾病拖延就會發展為慢性腎臟病,最終腎臟損傷不可逆時,就會導致尿毒症。
很多人會説腎臟是一個“沉默的殺手”,確診往往可能就是晚期,其實腎病的發展也有過程,身體這6種症狀,或是腎臟求救信號,要引起重視。
早期腎病會導致人體精力不佳、全身乏力、睡眠差,少數患者還可能四肢痠軟和腰痠無力,嚴重時甚至噁心嘔吐、呼吸困難。
腎臟受損導致炎症時,血液可能混入尿液,導致尿液隱血或血尿。
腎臟受損,功能不全會導致水分排泄障礙,水分大量積聚於人體疏鬆組織就會引發水腫,比如:腿部、眼瞼、面部等,嚴重時全身水腫。
此類水腫症狀一般晨起會有所加重,而且比較難消退,只有對症治療才能有所緩解。
醫學上也叫蛋白尿,是腎功能障礙導致蛋白質進入尿液導致尿液中泡沫過多,且難以消散。提示:正常排尿出現少量泡沫,一般會很快散開。
腎功能受損會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也可能是尿毒症嚴重毒素物質影響了紅細胞代謝,從而合併乏力、貧血、頭暈等症狀。
腎病嚴重時,人體內毒素物質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全身,可能引發食慾不振,嚴重時刺激皮膚,還會引發瘙癢。
腎病的發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很多不起眼的生活細節恰恰可能是傷腎的“根源”,這5種不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避免。
人體攝入大量的鈉,會導致水鈉瀦留,甚至刺激血管引發高血壓,腎小球在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的狀態中,腎臟長期處於高負荷下,可能功能受損。
高鹽飲食還可能引起蛋白尿、腎性骨病、腎結石等病症。
憋尿可能會對泌尿系統和腎臟形成壓力和損傷,尿液長時間瀦留,還可能導致尿路感染,尿液中的有害物質和細菌也可能迴流影響腎臟,增加腎臟疾病風險。
人體代謝藥物的主要器官就是腎臟,過量用藥會對腎臟產生壓力,還可能因藥物作用受損。
更重要的是,藥物中存在一些腎毒性藥物,此類藥物對腎臟造成直接損傷極為嚴重,比如:鏈黴素、慶大黴素、止痛藥、非甾體類消炎藥、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某些抗癌藥物等,這類藥物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作息不規律,會導致抵抗力下降,增加細菌和病毒反覆感染風險,嚴重時可能導致腰腿痠軟、蛋白尿、眼瞼浮腫、上呼吸道感染等,最終發展為腎臟損害。
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也可能會損害腎臟,最終導致尿毒症。例如,血糖控制不好,可能發生糖尿病腎病,如果繼續惡化,尿蛋白不斷增多,血肌酐不斷升高,就會成為尿毒症。
血壓不穩形成的高血壓性腎臟病,不及時治療,最終也會成為尿毒症。
尿毒症一旦確診就意味着腎臟發生了不可逆損傷,後果十分嚴重。因此,為了腎臟健康,日常一定要積極預防,這4點措施,或可助您遠離尿毒症。
腎臟是人體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擔着無法替代的功能,一旦出現損傷,輕則影響日常生活,重則危及生命,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尿毒症。
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做好預防措施,因為保護腎臟,自己就是第一責任人!
本文指導專家:曹璽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中醫腎內科 副主任醫師
參考資料:
[1] 《一項指標異常沒在意,3年後成終末期尿毒症!腎臟求救信號別忽略!》.健康時報.2022-04-04
[2] 《一天內收治5位尿毒症患者!注意,這些異常可能是腎臟在求救…》.科普中國.2021-12-29
[3] 《為什麼得尿毒症的人越來越多?不是因為煙酒,這 3 個習慣你可能也有……》.科普中國.2022-08-22
[4] 《10個尿毒症,6個因為不在乎!》.醫學界腎臟頻道.2021-12-12
[5] 超1億中國人患腎病,90%患者不知情!有這些信號趕緊去醫院檢查.保健時報.201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