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康雜誌《BMC Medicine》曾發佈一項研究,一個人的飲食結構,不僅關係到他的身體健康與否、肥胖還是消瘦,還會影響大腦的發育。
在這項持續了四年,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採取精簡的健康飲食,包括新鮮蔬菜、水果、魚等等;另一組為西方式的非健康飲食,包括烤肉、香腸、漢堡、牛排、薯條、薯片、軟性飲料等等。
結果證明,飲食健康的人和飲食不健康的人,海馬區的體積差異超過200立方毫米。
而海馬區是幫助人類處理長期學習與記憶聲光、味覺等事件的大腦區域。
“高熱量的飲食會降低神經營養因子水平,削弱神經元的可塑性,降低人的學習能力以及行為能力。
調整飲食能夠幫助改進大腦海馬區的健康,降低隨着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萎縮,防止與大腦海馬區相關的不良的健康隱患。”文章中寫道。
食物就像一門語言或一股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將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與大自然緊密相連。
當食物信息到達細胞時,信息的來源越優良、內容越完好,你的身體狀況就越好。
《深度營養》是一本探討飲食、基因與健康之間關係的書,作者凱瑟琳·沙納漢認為,傳統飲食習慣中深藏千年的智慧,為我們篩選出了最符合基因需求的食物。
80年代開始,人類大多數地區結束了糧食危機,世界各地都出台了各種健康飲食的指導方針,食品商也不遺餘力地告訴大家怎麼吃更健康。
但是結果卻讓人失望。
數據顯示,大多數國家,肥胖症的比例、食物過敏和患糖尿病的人口數量都在上升,就連阿爾茨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斷提高。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很多生物學家的研究都證明,從數萬年前茹毛飲血的舊石器時代到現在,人體的基因結構和消化系統基本上沒有改變,可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後,人們的餐桌上多出了成千上萬種工業加工食品。
我們吃的植物不再是自然生長,而是需要人工搭建暖棚、施肥、甚至催熟;
精加工的麪粉、大米,脱去了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素,只剩下單一的碳水化合物;
礦物質、維生素等等,需要靠添加劑來攝取。
《飢餓的大腦》中就談到,1980年美國頒佈了《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以降低國人患肥胖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但是從1980年至今,美國人肥胖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翻了一倍多。
這個指南之所以無效,是因為人們根本聽不進去其中的建議。
比如他們減少了全脂牛奶的攝入,改喝低脂和脱脂牛奶,用脂肪含量更低的雞肉來代替部分牛肉,但是他們攝入了更多的汽水、精製澱粉、精製糖、添加脂肪和深加工食品等等,導致卡路里攝入量飆升。
《深度營養》中,作者從傳統飲食的智慧中凝練一種“人類飲食法”,她提出,基因對你攝入的食物有所期待,只要你儘快滿足基因的要求,這些食物就會解鎖你的基因潛能,讓你在一段時間內真正地快速重建身體。
“人類飲食法”的四大支柱包括:帶骨烹製的肉類、動物內臟、發酵類與發芽類食物、生鮮食品。
骨頭和軟骨如同礦物質倉庫,富含鈣、鉀、鐵元素和硫酸鹽、磷酸鹽等等,在燉煮時會像肉一樣釋放礦物質。
人類學家研究了從加拿大到卡拉哈里沙漠地區的狩獵採集者後發現,利用骨頭和骨髓中營養的做法非常普遍,幾乎無處不在。
帶骨肉類富含生長因子和強健骨骼的礦物質,能讓關節堅韌,骨骼強健,讓孩子長得更高、擅長運動。
對於成年人來説,這些元素也會讓關節保持滑潤,防止骨骼老化變脆。
動物內臟富含維生素和健腦脂肪,能提升我們的心理穩定性和學習能力。
《正確烹飪》一書中説:“肝臟是營養儲存器官,是身體的’養分銀行’。如果有過剩的蛋白質、糖分、維生素或除鈣和磷之外的礦物質,在身體需要之前它們都會被儲存在肝臟中……因此肝臟是我們可以買到的肉類中營養最豐富的食材。”
當然,如果動物本身不健康,那麼它的內臟也會缺乏營養。
發酵食物富含益生菌,能保護腸道免受病原體入侵。
健康的腸道更利於營養吸收,益生菌能夠防止身體其他部位患感染性和過敏性疾病,並減少對抗生素的需求。
發酵是“由酶控制的有機物質的轉化過程”,細菌能夠將難以消化、乏味甚至有毒的化合物轉化成營養豐富的可口食物,紅酒、啤酒、麪包、酸奶、巧克力、醃菜、番茄醬等等,都是發酵的結果。
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抗氧化劑來防止氧化損傷,而新鮮的食物比經過乾燥和過度烹飪的食物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能保護我們的組織免受氧化損傷,就如同無私的英雄那樣投身“火場”,保護其他化學物質免受自由基和氧氣的傷害。
在食物儲存過程中,氧化反應一直在發生,所以長時間儲存的蔬菜,抗氧化力會逐漸下降。
如果想獲得大量抗氧化劑,無須花太多錢,“飲食覺醒”系列圖書的作者邁克爾·波倫認為,在陽台上種植一盆香草植物,它散發的味道都會比補充劑膠囊好得多。
作者凱瑟琳·沙納漢曾經在美國一家診所工作,她的老闆告訴她,要想業績好,就需要積累更多的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需要不斷吃藥、定期複診,是提升診所業績的關鍵。
但是對於每個個體來説,保持健康、不吃藥,才是生活的目標。
疾病不是偶發的,只要我們的基因沒有得到其預期的東西,我們就會生病。無論你多大年齡,從食物上來滿足自身基因的期望,都會大大改善你的健康狀況。
科技的進步,工業化的生產,帶來了食物前所未有的豐富性,隨之而來的,也有疾病與負擔。
人與食物的關係,應該是互相成就、互相滋養。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是我們能為身體做到最好的事。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