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休止的哭鬧,對一些本來神經就脆弱的家長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因此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哭泣這件事可謂當機立斷,那就是讓孩子不要哭了,但是這麼做對孩子真的好嗎?
案例分析:
閨蜜經過生育的煎熬之後,精神方面多半有些憔悴,而這點從她的精神狀態就能看出來。隨着孩子到了幼兒園,閨蜜本想着自己的生活能好過一些,然而孩子仍舊是一個愛哭鬼,而這也讓閨蜜的精神狀態又直線下滑——回到生育不久後的狀態。
畢竟孩子哭起來的時候很難停下來,再加上那個\\'噪音\\'確實對人有一定的破壞力,因此,閨蜜乾脆就鐵下心來讓孩子不要哭泣,如果哭泣就不理他。果不出她預料,孩子果然不哭了,只不過孩子後面的變化,也讓閨蜜非常懊悔用錯了教育方式。
孩子因為忍着不哭的關係,沒過幾年就變得異常淡漠,好像什麼事情都不會有情緒波動。這讓閨蜜不禁覺得孩子是不是病了,畢竟一般的孩子並不會像自己的孩子這樣不苟言笑。
後來在心理醫生那邊確實診斷了孩子的問題,好在閨蜜發現得及時,才免去孩子病情的加重。然而像是閨蜜這樣的家長並不在少數,因為個別原因而讓孩子不哭泣,只不過哭泣對孩子是個情緒宣泄的渠道,因此家長要多多瞭解。
為什麼孩子會“哭”呢?
原因一:有委屈無法表達
孩子與大人不一樣,他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本來就偏弱,如果説有什麼委屈,一般情況下也能組織好想法悉數告訴家長。因此,有些孩子就會因為委屈而選擇用痛哭的形式告知家長,這個時候家長如果還責怪孩子,則會讓孩子情緒雪上加霜。
原因二:有情緒需要宣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而長期壓抑着則會讓我們心理狀況和精神狀態出現問題,因此,合理地宣泄自己壓抑的情緒就變得正常不過。
然而對孩子來説,哭泣是比較常見的宣泄方式,這個時候家長不讓孩子哭,就好像把孩子宣泄的渠道關了不讓孩子宣泄。
既然説適當哭泣對孩子有幫助,那麼家長讓孩子適當哭泣有哪些具體且正面的影響呢?其實家長不妨瞭解,避免自己過於武斷不讓孩子哭泣。
適當哭泣對孩子的幫助有哪些呢?
1、鞏固情緒管理能力
如果説孩子經常憋着不哭的話,那麼會導致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偏弱,很容易因為一些問題的打擊而變得消極。因此,家長應當讓孩子通過適當地哭泣放鬆自己的情緒,以便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鞏固和提升。
2、避免親子矛盾加深
實際上,家長如果不讓孩子哭泣,則是變相地控制孩子,讓孩子處於一種無法自主掌握自己情緒的恐懼當中,長期以來很容易讓孩子變得害怕家長,因此,為避免親子矛盾加深,家長不該武斷地用這種方式\\'封閉\\'孩子的淚腺。
雖然家長知道合理宣泄情緒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孩子哭泣起來很難收場,因此,在面對孩子哭泣難以制止的情況下,家長該如何安撫孩子才能幫助到孩子?可以嘗試用這些辦法。
具體可以用哪些辦法幫助孩子?
第一: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委屈
孩子為什麼會哭泣,其實有自己的原因,家長應當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哭泣的原因,這樣才能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低谷期。除此之外,還能讓孩子知道,難過的時候有父母站在自己身邊,有什麼問題可以和父母好好商量。
第二:鼓勵和安撫孩子
孩子的情緒雖然脆弱,然而卻有無比堅韌的彈性,家長應當在認識這點的基礎上,在孩子難過的時候給予相對的鼓勵和安撫,這樣的話,孩子也能因為父母的激勵變得逐漸堅強起來,同時抵禦負面情緒的影響。
第三:讓孩子知道哭泣並不可恥
與其讓孩子不敢哭泣,家長應當讓孩子學會積極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哭泣也是情緒正常的表達方式,而不會因為覺得哭泣羞恥而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讓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偏差。家長應當建立孩子這點認知,並且積極鼓勵孩子。
結語: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幫助,而不是家長的傷害,因此家長要正確認知哭泣這件事並不丟人,這樣才能合理地幫助孩子建立起情緒管理能力,讓孩子不會再茫然且惶恐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