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秋季養生有4防:秋燥、秋涼、秋乏、秋鬱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健康

氣温下降明顯,空氣更加乾燥,此時養生應當注意些什麼呢?專家提示,秋分養生有“四防”,秋燥、秋涼、秋乏、秋鬱!

秋分時節,降水減少,天氣乾燥,身體易缺水而出現“秋燥”。多吃一些清潤、温潤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等。減少使用葱姜等辛辣食物,適當多吃些酸。

秋季天氣由熱轉涼,氣候乾燥多風。所以,秋季養生,以“防秋燥”、“適當凍”和“防亂補”為要點。

“秋燥”要防

秋季燥氣傷人,而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津幹液燥”的現象,比如口鼻咽喉發乾、皮膚乾裂、大便乾燥等。

日常飲食上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蘿蔔、番茄等新鮮果蔬,以養陰潤燥,避免燥邪傷害。

在滋補上,可選擇阿膠,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增強體質等功效,阿膠常常是秋季滋補首選之一。

秋天燥氣傷肺,很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堅持服用阿膠可以達到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的作用。這個時節服用阿膠糕,女性秋冬季節手腳冰涼的狀況也將得到有效改善。

1 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開始天氣轉涼。夜越深,寒氣越重,也更易侵入體內,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入體,埋下健康隱患。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於10℃以上,應注意及時添加衣物。

2 防秋乏

秋分來臨,更應該多運動,尤其是做伸展運動,加強血液循環,舒展身體,收斂心神,防止勞累疲乏。但早晚天冷,儘量選擇在室內運動。

一到初秋,不少人會出現“秋乏”,典型症狀就是渾身疲軟,精神欠佳,睡意連綿,呵欠不斷,食慾增強卻又不易消化。對付“秋乏”應從起居上進行調節,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切忌過勞。

秋季天高氣爽,是户外活動的黃金季節。所以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鍊,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鍊項目。

3 防秋鬱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萬物枯敗,一片昏黃,易使情緒受到消極影響。而憂思多慮,必傷肝脾,致使百病縱生。應注意調養脾胃,多曬太陽,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

秋分之後,養生有哪些養生要點呢?

1 添衣保暖防秋燥

秋分之後,涼燥主氣,易發胃腸病或使舊有的胃腸病復發,因此秋分後養生很重要!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飲食、進補,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專家提醒,秋分過後,養生保健特別要注意防止寒涼之氣傷身,及時添衣保暖,特別是注意胃部的保暖,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在風多幹燥的秋季,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温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據專家介紹,秋季感冒的病人,剛開始的時候是鼻咽部黏膜皺縮而感覺乾燥,繼而由於充血會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幹灼疼痛、乾咳少痰,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專家提醒,由於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竅,會常常伴有口鼻咽喉乾燥和陣發性較重的乾咳等症狀。如果僅以咳嗽為主症者,則稱為“秋燥咳嗽症”。

圖片來源網絡

秋燥又可分為“温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其症狀主要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針對以上的症狀,應該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症下藥。

2 早睡早起好作息

秋季晝夜温差大,易邪氣入體,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秋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

3 輕鬆平緩做運動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鍛鍊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秋分養生很重要,推薦幾道膳食療方。

秋分養生藥膳食療方

1 養脾安神——龍眼糯米粥

【原 料】:糯米35克,龍眼肉15枚,黑糖(紅糖)適量。

【做 法】

① 糯米淘淨.加3~4杯水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熬,約10分鐘攪拌1次,以免焦糊沾鍋;

② 約煮25分鐘,待米粒略呈花糜狀,將龍眼肉剝散加入;

③ 續煮10分鐘,加糖煮勻即成。

圖片來源網絡

2 健脾:胡蘿蔔煲山藥

【原 料】:胡蘿蔔、山藥、瘦肉、生薑、適量鹽。

【做 法】

① 先將瘦肉、生薑洗乾淨,以備用,胡蘿蔔跟山藥先去皮洗淨;

② 把胡蘿蔔跟山藥切成塊狀,切好的山藥要先用清水浸泡着,以防止變黑;

③ 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然後把材料放進鍋中,直接煲湯;

④ 大概煲一個小時即可加入適量調味料就可以出鍋啦!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 / 高質量生活家

編輯 / 黃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