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後, 做父母的除了滿心的歡喜,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孩子的名字。因為在新時代,名字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符合,更是寄託了父母的某種期望,而且,名字落實之後就要給孩子入户籍 。所以,給孩子起名字除了費神之外,還得有一定的時效性。
任何一個孩子在父母心裏都有着獨一無二的位置,當然取名字的時候,也想着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更期望因為名字裏藴藏的意義,能夠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所以,有的人不惜費力,從書上或者在網絡上尋找適合孩子的名字,甚至有人不惜重金求人幫忙取名。
但即便如此,還有些名字並不盡人意,要麼重複率太高,要麼讀起來有些拗口。
案例:有一位姓吳的網友,就曾經因為給孩子起名字,有了一段小小的波折。
因為自己姓吳,而妻子姓賴,所以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也是費了一番周折,曾經徵求過很多人的意見,取了很多名字,都不甚滿意。後來有朋友建議,乾脆給孩子起名“吳賴”好了,因為孩子是夫妻二人的愛情結晶,正好取了父母雙方的姓組合在一起,這個名字很新穎,也很順口。夫妻二人一聽,感覺還真不錯,就決定給孩子取名“吳賴”。
名字取好之後,吳先生就去醫院找護士給辦理出生證明,結果就在這個環節出岔子了,因為 “lài”和“nài” 發音相似,護士聽了之後,就把名字打成了“吳奈”。
當拿到出生證明,夫妻二人打開一看,才發現上面寫着“吳奈”。起初,二人心裏一陣不痛快,自己費盡心思給孩子起的名字,就因為護士的粗心大意,變成了另外一個名字。
後來二人一合計:算了,就將錯就錯吧,也許這就是註定。又把這個名字放在網上一測試,不僅重名不多,而且另有一番寓意:“你奈我何”“任何人都奈何不了我”,至此,夫妻二人欣然接受了這個名字。
説到起名字,有人説這是一門學問,其實這話很有道理。因為一個人的名字基本上要伴隨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還是要慎重一些,最好能掌握一些技巧,不僅要避免落入俗套,也要避開一些“坑”。
那麼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祖輩用過的名字不要用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姓名是一種對家族姓、意、志的傳承,作為子孫後代,要避諱祖先的名號,一來表示尊敬,二來利於分辨。因此,在一個家族中,除了承繼父姓,還有體現輩分的字,後代在起名字的時候,只要名字中間含有體現輩分的字,就能夠讓別人很容易辨別出誰是爺爺誰是孫子了。
第二、避免用重複率特別高的字
我們國家的常用漢字大概有四千多個,而十幾億的人口,可想而知,名字的重複率會有多高。特別是一些讓很多人感覺較好的字,比如“豔”“麗”“磊”“強”等等,在網上隨便一搜,都是幾十萬的重複使用。以至於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因為班裏有兩個叫“張麗”的,沒辦法的情況下,老師只好用年齡來區別兩個孩子,就叫“大張麗”“小張麗”。
建議家長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儘量避開這些重複率高的字,如果實在想用,最好用另一個更別緻的字與這個字組合在一起,比如叫“玲”的很多,可以在前面加個“宜”,是不是感覺雅緻呢。
第三、避免用生僻或者筆畫很多的字
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有時候會體現自己的文化修養,就從字典裏找出一些生僻或者筆畫很多的字作為孩子的名字,這樣的確避免了重複,但也帶來了後續的很多麻煩。
曾經看過一個小插曲,説是一次考試,其他孩子都交卷子了,只有一個孩子還在寫自己的名字,老師看到孩子的名字後,都深表同情,真是難為這個孩子了,因為這個孩子的名字加起來上百的筆畫,讓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寫真是太不容易了。
另外,因為生僻字被人使用較少,很多人都不認識,特別是孩子上學的時候,因為老師不認識,就很少被老師提問,同學不認識,就經常“喂喂喂”的稱呼,給孩子的學習和人際交往帶來一些障礙。
寫在最後: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裏的寶,給孩子起一個時尚、高端、典雅的名字,是很多父母的心願,所以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還是要多用心,爭取給孩子起一個朗朗上口美名。
本期互動話題:各位家長朋友,你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有什麼好的方法麼?你見過有什麼取名字的趣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一路有你,一路相伴。我是誠誠媽,有着豐富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分享能為你帶來一些幫助和啓示。(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