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相信“貴人語遲”了,寶媽學會這四個方法,寶寶早開口説話
小區裏的張姐最近急壞了,因為她的寶寶今年兩歲多,但是還不會開口説話,後來去醫院做了一番檢查,説是語言發展遲緩,要引起重視。
其實每個寶寶開口説話的時間不同,有些早一點,有些遲一些,不少媽媽相信“貴人語遲”,其實一般早開口説話能讓寶寶更自信,讓家人也更開心。所以父母還是要重視,採用以下的4個好方法,能讓寶寶更早的開口説話哦。
1、儘早跟寶寶"對話"。
父母不要等寶寶會開口了再和他説話,要從出生開始就多跟寶寶進行對話。當然這,種對話很多都是非語言的,比如可以記錄和區分寶寶哭泣的類型(飢餓、疲倦、恐懼和各種哭泣方式)並給出相應的回應和滿足。
另外,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表情會更加豐富,發出各種咿咿呀呀的聲音。只要爸爸媽媽富有耐心和愛心,寶寶會更加自如的使用不同類型的方式跟嗓音來表達不同需求,從而跟爸爸媽媽形成初始的對話模式。
2、要使用"媽媽的語言"。
對於學説話的寶寶,爸爸媽媽跟他們説話時,經常會無意識的放慢速度,提高音量,用誇張的語調訴説或者重複一些簡單的詞句,這種就是我們所説的“媽媽的語言”。
寶寶很喜歡這種語言,因為語速緩慢,語調誇張,高音和重複是寶寶最容易理解的,能讓他們更快的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媽媽的語言”也更容易吸引寶寶,他們會安靜下來,看着媽媽,然後咿咿呀呀的發出聲音,用微笑或者其他肢體語言來回應。
一方面,這種互動是寶貝語言學習的方式,也有利於加強親子連接,併為寶貝的人際交往奠定了良好基礎。
3、當寶寶的"導遊"。
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就算是對吃飯、洗澡這些最簡單的事情,也有可能會感到困惑。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成為寶寶的導遊,可以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來跟寶寶説清楚眼前的事物跟情況,比如説“媽媽在給你換衣服”、“寶寶在玩玩具”等等。這種方式對於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非常有效,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寶寶的社會化發展。
4、成為"朗讀者"。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堅持給寶寶閲讀經典文學,不跟他説“腳腳、襪襪”等兒語,結果孩子到了兩歲,説出了"可是,我真的不是這樣想的"這樣的複句。沒錯,父母如果能堅持為孩子朗讀,多給他們講故事,從一開始讓他們接觸正式的語言而不是兒語,那麼寶寶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會更加迅速,更讓人驚喜。
各位寶媽,你們是怎樣教孩子學説話的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