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四種思想誤區,許多家長最容易犯,導致教育孩子上往往事倍功半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健康

思想決定行動,在兒童教育方面,家長如果在思想上有誤區,那麼往往會耽誤孩子的成長,導致事倍功半。

那麼,有哪些思想誤區呢?根據統計,以下四種是最常見,也是最不容易被察覺的。

1、誤區之一——孩子像自己很重要。

有些家長,總希望自家孩子繼承自己某些性格特點,或是具備自己所欠缺的特質。

有些家長則希望孩子能夠子承父業,或是從事自己曾經追求但最終沒成功的事業。

其實這些期望,都會不知不覺地成為孩子肩上的負擔。如果孩子碰巧能如父母所願,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孩子並不想成為父母所期望的那種人,則會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父母自然失望,孩子也不開心。

與其這樣,為什麼不順其自然,讓孩子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人生軌跡來發展呢?孩子長大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父母無法完全掌控的。

孩子最適合幹什麼事情,主要取決於其個性、興趣和特長,以及環境和機遇的影響。

2、誤區之二——學習好最重要。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但什麼算是有出息,各人的理解則各不相同。

有人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孩子讀大學、考博士,書讀得越多越有出息; 有人認為如果能掙大錢,也是有出息。

父母在談到孩子有沒出息的時候,大多是指孩子未來的學業發展和職業趨勢,忽視了孩子的健康和道德修養。

往往只有當孩子病情嚴重時,父母才能真正意識到身心健康的寶貴。直到孩子犯了一個大錯誤,家長才意識到人格和道德修養是多麼重要。

事實上,父母不應忘記,孩子的健壯體格、良好的人格和高尚品質,才是我們最應該珍惜的東西啊。

3、誤區之三——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

有些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人物品,把他們的外貌、學業成績和獎項視為在與朋友、同事和親戚進行比較和炫耀的資本。

當客人來訪時,一些家長總是讓孩子們展示他們的特長,然後博得客人的讚美,感到心滿意足。

事實上,這種做法忽視了孩子的獨立人格,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

如果一個孩子只有物質上的成就才被認可,他會覺得只有這些才能被父母所愛。那些急於滿足父母要求的孩子將為此付出沉重的努力。

然而,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輕易滿足父母的願望。最終,在經歷了許多打擊和失望之後,如果沒有這些成就,孩子會覺得自己一文不值。

同時,這些父母也感到失望不滿,甚至懲罰孩子。所以,很難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愛的紐帶。

4、誤區之四——養孩子是一種投資。

有時,孩子被視為能給家庭帶來收益的勞動力來源。一些父母希望養兒防老,使老年時有依靠。

還有一些家長希望通過教育孩子感受和建立權威,他們甚至無意中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不會長大,永遠需要父母的照顧。如果這些期望在父母心中佔據很大的比例,就會嚴重影響到親子關係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