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瞭解語言預備期的規律,一歲前需重視
從寶寶出生以後,語言的能力就在發展,雖然在剛開始,寶寶並不能説話,但是聽和發音都是語言能力發展的表現。0-1歲的孩子,語言能力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聽。比如,尋找聲音的方向,跟據聲音做出反應等。
0-1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預備期,在這一時期,孩子通過大量地聽,積累了語言的素材,為以後的説打下基礎。
一歲以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什麼規律呢?
2個月哭聲分化,孩子的不同哭聲,表達了不同的需求。不再像剛出生時,只是因為生理的需求,比如餓了、尿了等哭鬧,還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2、3個月左右,孩子會出現應答性的微笑,發出咿呀聲;
4個月能夠比較專注地聽家長講話,喜歡盯着家長説話時的臉和嘴巴看;
5-8個月,發出的音節越來越多,開始發出類似mama、baba的聲音;
9-12個月,發音逐漸清晰,並且喜歡模仿家長的發音。
家長要重視孩子1歲前的語言預備期,這對以後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的創設並不難,就是要讓孩子經常接受語言刺激,也就是家長要跟孩子多説話。
如何幫助孩子在語言預備期打基礎呢?
日常多跟孩子説話。
日常生活中,要經常跟孩子説話。比如,給孩子換尿布時,對他説“來,寶寶,媽媽給你換尿布啦。”
再比如,抱着寶寶看到家裏的冰箱,可以説“寶寶來看,這是冰箱,裏面可以存放食物。”
這樣把自己正在做的動作,或者看見的東西,用語言向孩子表述出來,能夠幫助孩子加深對其含義的理解。
這些日常的對話,能夠讓孩子的語言得到積累,還能夠豐富孩子的認知。
給孩子講故事。
另外,讓孩子聽故事也是比較好的語言刺激。
比起故事機,更建議家長面對面,給孩子講故事,可以讓孩子看着書中的畫面,也可以讓孩子看着家長的表情和口型。孩子通過聽故事,不僅能夠促進其語言的發展,也能夠豐富認知,培養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在跟孩子一起看繪本、講故事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養成閲讀習慣的過程。家長平時可以跟寶寶一起看繪本,給寶寶講故事。
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早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多接受語言的刺激。這樣,當孩子開口説話以後,會發現他進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