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因“胎記”搶救無效,永遠閉上了眼,家長不容忽視!
肉眼辨別血管瘤和胎記
區別血管瘤和胎記的一個重要方式是:血管瘤通常都呈鮮紅色或暗紅色斑片,邊緣不規則,一壓就會褪色;而胎記受壓時不會褪色。
燕燕的寶寶馬上一週歲了,給兒子起名建國,媽媽燕燕的初衷是希望他有所建樹,一生吃穿不愁。但是現在卻躺進了醫院,自出生起燕燕的兒子已經歷過三次全麻微創手術,第一次手術後昏睡了整整三天。令人痛心的是,手術對寶寶膝蓋上鵝蛋大小的腫塊並未有效果,這顆觸目驚心的“炸彈”時時刻刻威脅着寶寶花蕊般嬌嫩的生命。之前在寶寶滿月體檢的時候醫生就提到寶寶的紅胎記看着不怎麼正常,最好能做個全面的檢查,當時燕燕並沒有當回事兒,因為她小時候的玩伴也有紅色胎記。燕燕一直以寶寶的紅胎記為榮,覺得這是寶寶專有的記號,以後就算丟了都能找到。
可是隨着時間一日日的過去,寶寶的胎記慢慢的變深,呈現出可怕的深紫色,把小傢伙嬌嫩的皮膚撐得老高,好像碰一下腫塊就會脹破。沒過多久,寶寶就發起了高燒還一直咳嗽,這次燕燕沒有任何遲疑,抱着孩子直接就去了醫院,但是檢查之後醫生卻説已經太遲了,即便是治療,也很難能夠救回來。在那兒住了12天院,因為孩子血小板降得太快,隨時可能發生危險,後面醫院都不肯留他們了,燕燕只好轉院。
最終,在北京兒童醫院,寶寶被確診KMS綜合徵。這種病臨牀特徵是孩子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減少,瘋長的腫塊無情地吞噬血小板,孩子主要死亡原因是出血,死亡率高達30%至50%。這種病臨牀較為少見,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也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案。
“北京的專家説,寶寶太小了,手術做不了。我們身上的錢都花光了,在北京,10塊錢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了,我們只能回來了。”燕燕數度落淚,泣不成聲。
因為才1歲,孩子胳膊上的血管根本找不到,每天打針只能從頭上找細細的血管。護士來打針總是無處下手,只能心疼地説:“寶寶頭上連一塊好地兒都沒有了。”雖然每天打針吃藥,孩子身上的瘤體依然瘋長。
血管瘤是由擴張、增生的血管組織構成的一類良性腫瘤。血管瘤在寶寶中的發病率約為3%-8%。大部分血管瘤是先天性發育不正常,屬於錯構瘤性質,具有畸形和腫瘤的雙重特性。有的研究表明它與雌二醇增高有很大的關係,造成血管瘤發生與環境污染、蔬菜、水果、肉類內所含有的生長素、催化劑、添加劑等化學物質有很大關聯。雖然血管瘤是良性的,但它會破壞周圍組織,尤其是顏面部的血管瘤呈浸潤性生長,影響美觀。在某些時候下,血管瘤可導致諸多的併發症,如潰爛、出血、感染等。因血管瘤延誤治療而導致比較嚴重後果的並不少見:
1.血管瘤在面部大面積的擴大,導致毀容。
2.引起肢體功能障礙,一部分孩子的血管瘤長在關節處,不及時治療,血管瘤就會越長面積越大、越長越厚,限制關節活動。孩子的父母尤其要注意。
血管瘤3種常見類型
青少年及成人血管瘤都是發生在新生兒時期未能及時發現或嬰幼兒時未能及時治療而緩慢增大、增厚,顏色由鮮紅而逐漸變紫。目前新生兒身上常見的血管瘤可歸類毛細嬰兒血管瘤、海綿狀嬰兒血管瘤和蔓狀嬰兒血管瘤三種。
第1種:毛細嬰兒血管瘤
這是最常見的血管瘤,它有多種表現――
1.橙色大部分為斑塊,且大小不一,也不高出皮膚表面,為橙色或淡紅色。
2.鮮紅斑痣是指淡紅色到暗紅色的斑塊,柔軟、分葉狀腫瘤,按壓不褪色,不高出皮膚表面,好發於頭頸部,數月內瘤體迅速增大,可擴大到數釐米大小面積。
3.草莓狀血管瘤突出皮膚表面,隨孩子年齡的增加而增大增厚,容易破裂造成出血不止等事件發生。
第2種:海綿狀嬰兒血管瘤
表現為皮膚下面隆起的腫塊,表現圓或不規則形狀,可高出皮膚表面。摸上去質軟而有彈性似海綿,擠壓後會縮小,表面皮膚正常或與腫瘤粘連而萎縮。
這種血管瘤在剛出生時不是很明顯,不過可在數月內迅速增大,對孩子的危害較大,自行發生,在原有的毛細嬰兒血管瘤患處發生或位於皮下,好發於頭皮和麪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
第3種:蔓狀嬰兒血管瘤
寶寶身上也會出現蔓狀嬰兒血管瘤,不過臨牀病例較少,這多是由於擴大的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互相溝通而形成的血管瘤,皮膚為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還可以摸到搏動的動脈,蔓狀寶寶血管瘤不會自然消退,需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