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長“小眼”,易感染,可能是鰓裂瘻管惹得禍?

2歲的瑤瑤,自出生後左側頸部就可以看到一個針眼大小的瘻口,時不時有透明樣黏液溢出,一開始家長沒有在意,直到半年前,瘻口周圍出現了紅腫,瑤瑤的爸爸媽媽才緊張了起來,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瑤瑤患的是一種先天性疾病-鰓裂瘻管,需要手術治療。這可嚇壞了寶貝的爸媽,為進一步診治,他們帶着瑤瑤一起來到我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同樣診斷先天性鰓裂瘻管,建議手術治療。入院後,醫生很快為瑤瑤安排了頸部瘻管造影,發現瘻管從皮膚“小眼”一直通到左側扁桃體,考慮是第二鰓裂瘻管。術前準備充分後,耳鼻喉科-頭頸組為小瑤瑤安排了手術,術中見瘻管從脖子小眼處一直通到左側扁桃體窩,經過仔細的剝離,最後從口腔引出,完整切除了瘻管,瘻管約長8cm,取出瘻管那一刻,真的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手術很順利,終於瑤瑤的爸媽一顆懸着的心落地了。和術前評估一樣,最終小瑤瑤被確診為先天性第二鰓裂瘻管。而這僅僅是鰓裂瘻管的一種畸形。

第2鰓裂瘻管外瘻口

CT下“它”是這樣的

切下來“它”是這樣的

鰓裂畸形是胚胎早期,受遺傳、環境影響,鰓器,不完全閉合所致的一組先天性結構畸形。根據內瘻口終止位置不同分為第1,2,3,4型:第1鰓裂瘻管內瘻口終止於外耳道,較少見,第2鰓裂瘻管內瘻口終止於扁桃體,較多見,第3鰓裂瘻管內瘻口終止於梨狀窩,少見,第4鰓裂瘻管終止於上段食管處,罕見。

那麼,頸側瘻管及囊腫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危害?

因先天性頸側瘻管及囊腫可反覆感染,形成膿腫後,需反覆切開排膿,最後導致頸部嚴重瘢痕增生,有的甚至形成瘻道,經久不愈,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負擔。囊腫也可逐漸腫大,合併感染產生膿毒症、敗血症,嚴重者會影響呼吸和吞嚥,危及生命。一旦確診,手術完整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根治辦法。

第1鰓裂瘻管反覆感染引起的瘢痕組織

第3鰓裂瘻管引起的頸部感染

因瘻管走形複雜,不同類型牽涉到的重要解剖結構不同,與面神經、迷走神經、頸部動靜脈甚至食管入口關係密切,手術難度較高,建議家長朋友們及時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瘻口雖很小,對待需謹慎,我科已成功開展各型鰓裂瘻管及囊腫切除,希望更多的患兒不再被鰓裂瘻管及囊腫折磨,更多家庭不再被鰓裂瘻管及囊腫困擾。

● 素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1 字。

轉載請註明: 頸部長“小眼”,易感染,可能是鰓裂瘻管惹得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