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提到的這麼神奇的內鏡,就是膠囊內鏡,那麼膠囊內鏡都有哪些種類?具體在人體中又是如何工作的?服用後真的一點痛苦都沒有嗎?還有人説,膠囊內鏡檢查結果不準確,是真的嗎?
TopMD《約吧大醫生》邀請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醫師倪曉光來為大家揭曉。想知道答案請點擊視頻吧!歡迎轉發給更多人!
膠囊內鏡的“兄弟姐妹們”
膠囊內鏡的發展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目前可以分為三大類:小腸膠囊、磁控膠囊、結直腸膠囊。
第一類就是小腸膠囊,也是應用時間最長的一個膠囊。小腸長2m-5m,它是普通胃鏡、腸鏡到達不了的地方,於是有了第二類磁控膠囊。第三類是結直腸膠囊,可以篩查結直腸腫瘤。
膠囊內鏡的檢查過程非常簡單。檢查前一天,做好腸道的準備,第二天早晨,吞服膠囊,這個膠囊一般能夠在人體內運行12個小時左右,可以在無痛苦的狀態下,完成整個消化道的檢查,同時也不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膠囊內鏡篩查腫瘤的準確率高嗎?
目前經過一些改進,它的成像質量、攝速度較以前明顯提高。以前的膠囊內鏡,一秒鐘拍兩張照片。現在的膠囊內鏡實現變頻,一秒鐘可以拍35張照片。高速的拍照,就是為了不留下任何漏診的可能。
以前的膠囊內鏡是單頭攝像頭,現在變成兩頭都是攝像頭,大大減少漏診的可能性。
有很多國內外的大規模報道,比如説在結直腸腫瘤的篩查過程當中,通過結直腸膠囊和正常腸鏡對比來看,1cm左右的息肉,膠囊內鏡篩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接近90%。
膠囊內鏡並不是完美的,目前來看不能完全代替胃鏡、腸鏡。
膠囊內鏡進入到人體後,基本上不再受外界的控制,如果病變隱藏得非常的深,膠囊內鏡就會漏診,而常規內鏡可以進行各個角度的翻轉和運動,看到各個死角。
膠囊內鏡還會受腸道準備的影響。如果腸道準備不徹底,將會影響膠囊內鏡檢查的準確性。
現在有一些研究,膠囊內鏡進入到人體後,可以操控它。有問題的地方可以做活檢,有息肉可以切除,然後回收出來。
膠囊內鏡結合5G的技術,不僅可以實時傳輸出圖像,還可以把圖像上傳到雲端,專家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閲讀患者整個膠囊內鏡採集的幾十萬張的圖片資料。
還可以通過APP,把專家的意見反饋到患者的手機上。所以膠囊內鏡將會成為5G時代消化道病變的全面掌控者。
全網近3億觀看量的精品患教節目,由TopMD出品,是國內著名醫學專家進行患者教育的高端平台,高品質短視頻和直播,全網覆蓋,有針對性的為患者普及疾病的診治知識。
【法律聲明】本欄目為TopMD原創,版權歸TopMD所有,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剪輯及修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本期視頻為醫學科普目的,不可代替醫生的面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