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除了防暑祛暑,可別忘了防濕祛濕。看看天氣預報,居然今年的三伏天天氣沒有那麼熱,我們可以涼爽的度過了,但是不少人卻説濕氣太重了,確實這段時間雨水太多,環境中濕氣很重,很容易使得濕邪入體。
想必不少人在家裏都備瞭解熱祛暑的食療方,比如生津止渴的烏梅飲,清涼解暑的綠豆湯,或者健脾祛濕的山藥羹,這些都是很不錯的食療方,而今天再跟您介紹一種食材,為您的食譜里加一款“祛濕”的食材,我們一起看看吧。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小暑吃黍,大暑吃谷”,吃谷吃黍吃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五穀雜糧;還有一句話叫做“夏氣熱,宜食菽”,而菽(shū)就是豆類的總稱,所以今天我們介紹的是豆類中的其中一種,叫做赤小豆。
聽到赤小豆有些人會覺得不熟悉,但是跟大家提一個粥,肯定立馬熟悉,那就是紅豆薏米粥或者紅豆薏米粉。其實我們在這裏用的那個“紅豆”實際叫做赤小豆。
紅豆與赤小豆的區別外形:紅豆的顏色是偏於大紅、鮮紅,外形是圓的;赤小豆的紅更深,偏於暗紅,外形是扁長的。
口感:紅豆是比較軟糯的,但是赤小豆比較硬,也很難煮成豆沙。
用途:紅豆經常用來做豆沙,赤小豆用來煮水、燉湯。
功效:紅豆一般只是一個簡單的食材,如果食療的話因為紅色入心,所以有養心的作用,赤小豆正確來説是一味中藥,很多名方中都有它,具有清熱退黃、利濕消腫的作用,外用還可以解毒排膿。
所以我們用來消腫祛濕的“薏米紅豆粥”中的“紅豆”,其實是赤小豆而非紅豆,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所以如果您想要赤小豆的功效,就去藥店買真正的“赤小豆”吧。
赤小豆的作用赤小豆色赤而入心經,而心與小腸相表裏,所以也入小腸經,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腫的功效,具體來看一下吧。
祛濕
聽到祛濕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現在有濕氣的人這麼多,而且比較難除呢?其實主要與濕邪的特點有關係。
濕邪的特點
1、脾的運化失職是濕濁內生的關鍵,所以祛濕前提是脾的健康,要保證脾的運化正常;
2、濕邪易與其它邪氣相結合,從而形成水濕、痰濕、濕熱、暑濕、寒濕,所以調理濕邪並不僅僅是單一的除濕。
正是因為濕邪不易祛除,所以才出現了像紅豆薏米粥或者紅豆薏米粉這樣的網紅。那麼我們靠赤小豆真的能行麼?確實可以的,很多醫學書籍中都有它的功效的記載。那麼我們就先説一説網紅紅豆薏米粥吧。
首先我們選擇原料的時候要注意薏苡仁是清炒微黃的薏苡仁;赤小豆要藥店中買的赤小豆,選材很重要。
然後製作的時候也很簡單,先把赤小豆洗淨,然後提前泡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我們直接用泡過的水去煮就可以了,煮好後喝水;不需要用開水泡,另外也沒必要非要煮爛去吃它,很多人就是總想着把豆煮爛,真的沒必要。
另外對於脾胃虛弱的孩子,或者三歲以內的孩子,可以用赤小豆山藥煮水給孩子喝也是很好的。
解毒消腫
其實赤小豆的解毒消腫的功能也很厲害。宋代有一個記錄,就是一個皇子得了小兒腮腺炎,就是用赤小豆七十粒研末,然後外敷患處而痊癒的。關於外用功效的記載還有很多,都是真實的醫案記錄,可見赤小豆具有消腫排膿的作用,可以治療腮腺炎、淋巴結炎導致的腫熱疼痛。
當然現代有麻腮風疫苗,小兒腮腺炎的發病率已經降低了很多。
不過現代還是有一些外用的方法在用,就是將赤小豆搗碎研末,然後和雞蛋清外敷在腫痛的地方,再敷一層無菌紗布,是為了防止蛋液流淌,3~4小時換一次,按照這個操作,腫脹的地方兩日就可消。
通經下乳
對於新產婦來説,為了讓產婦乳汁充盈,家裏人都會燉一些豬腳、魚湯等,還有雞蛋這類高蛋白的食物,但是對於素食主義者她們該怎麼辦呢?可以用赤小豆呀。
在南宋的一個醫案記載中就有這樣一例,有一個吃素食的婦人,結果產後七天,一直乳腺不通,服藥無效,然後偶然得到一升赤小豆,就煮粥吃了,結果當天晚上就暢通了。
所以家中有新產婦,或者未來會是準媽媽的你,記住赤小豆哦。
那麼這個赤小豆粥怎麼做呢?我們用100克赤小豆,洗淨後提前浸泡,泡好後小火慢煮半個小時作用,然後加入小米,一起煮成粥,吃米就可以。具有利尿通乳的作用,適合排尿不暢、水腫、產後缺乳等情況食用。
其實關於赤小豆的食療在前面跟大家介紹過很多,它不僅僅能夠食療,還可入方劑,在很多經典名方中都出現過,比如治療“胸中有寒,氣衝咽喉”的瓜蒂散,治療“身發黃”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太平聖惠方》中的赤小豆散,解毒排膿的赤小豆當歸散等等。
所以面對赤小豆,我們經常用到的可能就是利尿祛濕,解毒消腫,通經下乳這幾個作用,但是別忘記它還有很多隱藏的功能呀。#百裏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