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師請回答》裏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他叫康康,目前上小學三年級。他們來到節目現場,從表面上看的確是根據輔導孩子作業而展開的話題,但實質上這個家庭卻是一個典型的詐屍式育兒家庭。
康康爸爸在老師們面前痛訴康康媽媽的罪狀:“基本上他們倆和諧不到五分鐘,就開始撕裂的那種嚷嚷。最後他媽媽就肢體上的衝動,再加上把兒子的書弄得滿天飛,同時拽着我兒子就往門口拉。拉到門外之後,在樓道里聲音非常大的吵孩子,後來兒子也跟她嚷嚷,最後還説你要再打我,我就報警了。”
而事實是,每次康康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爸爸就會湊過來一臉調侃地説:“我兒子隨我!我小時候就不喜歡寫作業!”在節目現場爸爸也毫不忌諱地説:“自己兒子我自己知道,他有點基因遺傳我了,小時候我也不喜歡寫作業。”
像康康爸爸這種,平日裏不管孩子也就罷了,到關鍵時刻卻來“使壞”,無疑致使媽媽更加崩潰。為什麼説詐屍式育兒比喪偶式育兒更可怕呢?曦曦媽認為以下幾點值得大家反思——
(1)媽媽建立的規矩,爸爸卻來打破,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在《老師請回答》中另外一個孩子的現狀也極具典型。小男孩的爸爸經常出差,平日家裏就他和媽媽兩個人。在進入小學一年級以前,他已經在媽媽的培養下能夠自己穿衣、擺放碗筷、摺疊被子、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了。
可是等到爸爸回來後,一切就變了!連孩子自己穿衣這件事情爸爸都不允許,非要自己幫兒子穿衣服才放心。如今,這個已經十歲的小男孩卻連繫鞋帶都不會,更不願意去學習如何繫鞋帶。
很多家庭就是如此,媽媽在竭盡全力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規矩,而爸爸平日裏不管不問也就算了,總是喜歡在關鍵時刻來橫插一腳。媽媽建立的規矩,爸爸卻來打破,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2)爸爸平時缺位,偶爾又冒出來指責孩子和媽媽,傷害會更大。
閨蜜的女兒學舞蹈一年了,每天晚上她都會陪女兒練習基本功或者小舞蹈。而她基本上是扛起了整個家,不僅要上班掙錢,還要負責接送孩子;不僅要做家裏所有的家務,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等等。
而孩子的爸爸呢?除了上班以外,打遊戲就是正事。閨蜜説:“他平日不管孩子也就算了,關鍵是我在輔導孩子作業或者陪孩子練舞的過程中有些生氣了,他就一會兒摔門一會兒砸鍵盤,弄得自己瞬間崩潰,而孩子也總是被嚇住了。”
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是很多爸爸目前的現狀。在家裏平時他不管孩子,但偶爾卻又看不慣某些事情,非要火氣沖天地指責孩子和孩子媽媽。這種莫名其妙就多出來怨氣和指責,往往會加劇家庭矛盾的滋生和爆發。
(3)出現問題撇清關係,有所收穫又獨攬大功。
用朋友的話説,她們家孩子的爸爸屬於那種分裂型人格。當家里老人抱怨孩子輔導班稍多的時候,他就把所有的罪過推到朋友身上。而當親戚朋友誇讚他的孩子多才多藝之時,他又毫不臉紅地攬下大功:“這都是遺傳了我!不然哪有這麼聰明的他!”
這種爸爸在孩子犯錯等問題上,總有點説風涼話的韻味,這種強行植入的存在感,往往會讓孩子和媽媽都反感。爸爸不應該是評委,而應該是孩子家庭教育的參與者。
爸爸的參與,一方面減少了媽媽的負擔,另一方面也給了孩子足夠的陪伴,第三也讓家庭氛圍更為和諧了。
(4)爸爸愛媽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如今這個時代,對於媽媽的要求的確很高,很多媽媽都有些熬不住了。
網友蜻蜓説:“明明是已婚,有公婆、有老公,過的卻是單親媽媽的生活。或許早點適應單親媽媽的生活也很不錯吧!”
網友沐沐説:“在中國當媽媽確實難,你為了工作不帶孩子不對,只待孩子不工作也不對;你讓家人幫忙帶孩子不對,你自己帶孩子兼顧不了工作也不對。”
網友笨蛋蛋説:“寧願什麼都不管,也不要他挑三揀四。指揮該怎麼帶孩子,你又不自己帶還指手畫腳,那樣更傷心。”
如何才能養出幸福感十足的孩子?曦曦媽認為爸爸愛媽媽才是最關鍵的一點!當爸爸給予媽媽一些鼓勵和認可,媽媽的心情就會愉悦很多。自然,在孩子的陪伴問題上,爸爸多和媽媽共同參與和商量,把意見達成一致才能對孩子實施更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