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一人帶幾個娃,中國媽媽一家帶一個娃還嫌累?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在帶娃這件事情上,我們中國媽媽經常會覺得疲憊不堪,哪怕只帶一個娃也感覺耗盡了全力,但反觀鄰國日本的媽媽們,似乎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人家為啥一個人帶好幾個孩子都不嫌累呢?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最近同事在網絡上看了一個日本媽媽的一日記,最讓她感慨的是裏面的日本媽媽從早起就開始為幾個孩子準備輔食和早餐,還要幫丈夫準備便當,從早起就準備好了所有要穿的衣服,然後開始收拾家裏,應付幾個孩子的各種要求。
同事説自己看到這種場景就要崩潰,她帶一個娃就受不了,為什麼日本媽媽卻絲毫不見發火罷工的樣子?
其實網上也有好多這種類似的疑問,為啥大家都是帶娃,咋日本媽媽帶幾個都不嫌累,中國媽媽帶一個都要“窒息”?
雖然都是亞洲國家,但鄰國日本和我們之間在社會形態和育兒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之所以兩國媽媽感受這麼不一樣,主要還是因為日本媽媽有的條件,你沒有。
1、傳統文化影響
日本的家庭文化構成比較傳統單一,電視上也可以看出他們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很多日本媽媽在婚後會選擇做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在她們看來,照顧丈夫和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在日劇《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中,新垣結衣飾演的女主就是職場不順利之後選擇和男主協議“結婚”實為僱傭關係,女主是將家庭主婦作為一項工作來認真對待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對於全職主婦的重視程度,認為這就是自身價值的實現。
而我國雖然也有這樣的思想,但現在更多的是新時代女青年,崇尚迴歸職場,最不同的是如果女性長時間待在家裏做主婦,反而會受到嫌棄和詬病,自己和家人都會焦慮。
2、日本有育兒補貼
我國媽媽帶娃累,除了身體上的,其實更多的是心理和經濟上的壓力,一旦自己沒有收入,家庭生活條件也會鋭減,生活畢竟就是柴米油鹽的煙火瑣事,而這恰恰是最容易生矛盾的地方。
但日本女性在結婚生子之後,政府會有專門的育兒補貼,其中包含有一次性生育補貼、生育補助金、生育費用補貼,甚至還有貼心的媽媽停工安慰金。
而這些持續發放的育兒補貼,恰恰就是日本媽媽養孩子的生活費和學雜費基礎。
少了經濟方面的巨大壓力,人自然也會輕鬆許多,説到底生活中很多的辛苦,不正是因為經濟矛盾嗎?
3、帶娃觀念的差異
最近在網友有一組“中國爸媽”的圖鑑走紅,其中從孩子幼兒園到擇偶,雖是以愛之名,但多少還是裹挾着自我付出的沉浸式感動,我們的父母一生辛苦只為孩子,這種全面的付出不僅自己累,孩子也非常累。
圖源網絡
而日本媽媽則主要在乎孩子的衣食住行,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自行上下學,很少干預孩子的成長過程,自己操的心少了,帶娃自然也不會那麼累了,這一點也是值得國內父母學習的。
中國父母向來習慣於付出自己的一切,但很多時候卻忽略了正是這種不計一切的給予正是自己辛苦的來源,學會科學育兒,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解放”自身。
圖源網絡
1、減少日常瑣事佔據的時間
現在是一個科技時代,很多的技術都能夠幫助我們解放雙手,用智能機器節省自己的勞動時間,例如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等,這樣寶媽就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帶娃。
而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教育,不要習慣於一手包辦,霍思燕就曾説過:“你得學會向孩子示弱,因為你做得越多,孩子會做的就越少”,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都可以讓他作為小幫手來完成。
2、父母在育兒方面佔據話語權
日本媽媽能夠一個人帶多個孩子,但我們卻是一家人帶一個娃,老人帶娃的比例超過7成,這就會導致兩代人的育兒觀念衝突矛盾加重帶娃的壓力。
因此父母需要掌握帶娃的基本話語權,尤其是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三觀樹立方面,不能讓老人溺愛孩子,增加育兒的難度。
3、家長管理孩子而非孩子操縱家長
為什麼我們帶娃這麼累?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陷入了誤區,讓孩子養成為所欲為的習慣,一步步逼近家長的底線,提出更加過分的要求,讓家長身心俱疲。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育兒開始的時候就需要立規矩,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讓孩子明白父母之愛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