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梨汁藕汁 煮飯加把薏米 炒菜放白蔻仁
武漢晚報訊 進入農曆“三伏天”的“中伏”,武漢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天熱想喝水,不停喝水卻發現仍不解渴。8月5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針灸科中醫師樊展提醒,暑熱最傷陰津,補充津液可以從食療上下手。
暑熱最傷陰津,使勁喝水錯錯錯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是盛夏炎熱的火熱之氣所化,陽邪最容易傷的就是陰津。這個時候,陰虛之人會感覺格外不舒服。
樊展解釋,陰虛的人,因為體內的陰津本來就不足,加上大量地出汗,熱氣燻蒸,有的人脾氣煩躁,有的人血壓升高,身體舊疾開始反覆發作。一般的人也會感覺不舒服,人變得睏倦,出汗後口渴,總想喝水,但是喝了很多的水,又覺得肚子脹鼓鼓地難受。
樊展介紹,這時候,很多人會灌入大量的水,有的人直接喝很多冰鎮的水,結果出現體內水濕過剩的情況。補充津液是有竅門的,生活中常見的馬蹄汁、梨汁、西瓜汁、蓮藕汁就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還可以用生地、麥冬、玄蔘煮水喝,也可在水裏加點蘆根、茅根一起泡,這些料對於夏天喝什麼都不解渴特別好用。
暑濕最易致病,做飯炒菜加一料
樊展透露,暑熱還會以另外一種情況表現出來,有時天氣變得潮濕、悶熱,這就叫做暑濕。這種天氣的危害更大,很多人會因此而生病。很多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會覺得很難受,出現胸悶、心絞痛;經常待在空調房裏的人,加食生冷食物,容易出現嘔吐泄瀉症狀;還有一些皮膚病的人,比如濕疹,會反覆發作,這都是因為暑濕搗亂的緣故。
“暑濕結合在一起時很難辦,但我們把濕氣給去掉,依附在濕氣上的暑氣也就無所依託了。”樊展支招説,做飯時可放入一把薏米,這味藥其實也是糧食,有祛除濕氣的作用。還可以去藥店和菜市場買點白蔻仁,回家後拿幾個搗開,炒菜時放進去,也可起到行氣化濕的作用。
酸味主收斂,夏季多食一些酸性食物不僅可以防止大汗耗傷津液,還可以收斂心氣、心陽。樊展建議,可選上一兩種味酸食物,泡上一杯茶飲,如烏梅、五味子、酸棗仁、山楂、百香果、檸檬等。
劉璇 譙玲玲 胡曄
暑天喝綠豆湯解暑反“中暑”
中醫師:中暑有三種,要對症下藥
武漢晚報訊 頭昏腦漲、四肢疲乏,老人熬煮綠豆湯來解暑,連着喝了2天,不適症狀反而加重。8月5日一早去醫院看診,被醫生告知,確是中暑,但解暑方法錯了。武漢市漢口醫院中醫科雷國奇醫生提醒市民:中暑有三種,要對症下藥。
65歲的張阿姨家住丹水池,最近幾天連續高温,她感覺頭昏腦漲、口乾舌燥、四肢疲乏。認為自己中暑了,張阿姨連續2天在家熬綠豆湯解暑,本想着喝了綠豆湯會好些,沒想到症狀反而越來越重。5日一大早,張阿姨找到武漢市漢口醫院看診。中醫科雷國奇醫生仔細詢問,拿脈診舌後診斷:張阿姨確實是中暑症狀,但是沒有“對症下藥”。她患的是暑濕,喝綠豆湯不對,應用六一散加減來解暑。
雷國奇介紹,中醫把中暑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暑熱,暑熱多而濕少;第二種是暑濕,濕多而熱少;第三種是陰暑,夏天在空調房待時間長了,或是冰凍冷飲吃多了,出現的惡寒發熱上吐下瀉的胃腸型感冒。暑熱可以吃西瓜,喝綠豆湯、酸梅湯來解;暑濕可服用六一散解;陰暑則需服用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人丹等中成藥來解。
雷國奇醫生提醒,今夏雨水多,濕氣重,患上暑濕的患者相較往年明顯增多。目前正值伏天,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儘量在上午11時至下午3時避開室外作業,一旦中暑,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
劉璇 李俊平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