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茗茗發了工資心情大好,帶着寶貝兒子上街逛商場。在玩具店門口,兒子的目光被一個巨型樂高玩具吸引住了,眼珠子都快粘在上面,腳像釘在地上了一樣離不開。
茗茗看了一眼四位數的價籤,拉着孩子就走:“寶寶咱們走吧,這個太貴了,要好幾千塊,咱家沒錢,買了這個下個月就沒錢吃飯了。”
孩子依依不捨地看着玩具,嘴裏卻在説:“媽媽我不要,我就是想再看看……”
看着兒子的模樣,茗茗也不禁紅了眼眶。
當今社會,像是茗茗這樣的家長有很多。
大家都想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都想滿足孩子的願望,然而現實很殘酷,並不厚實的錢包讓家長們往往只能“望價興嘆”。
但需要注意的是,茗茗的這種做法並不可取,直接對孩子説“買不起”雖然簡潔明瞭,卻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
還記得我小時候,家裏雖然不怎麼缺錢,但爸媽害怕我變成一個貪得無厭的壞小孩,就總是刻意“窮養”我。
或許一開始我還是會哭鬧的,可在我的記憶中,後來我已經不再提什麼要求了,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是。
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都只能壓在心底,因為年幼的我知道家裏沒錢,知道自己沒資格去想。
這樣的陰影一直伴隨我的成長,爸媽總是誇我懂事不亂花錢,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只是不亂花錢,正常的錢我都不敢花。
直到現在,我都還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去大一點的商場就會緊張自卑,即便我並非消費不起。
即便囊中羞澀,也別總對孩子説“咱家沒錢”,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生的陰影:
1、讓孩子變得自卑
父母們對孩子説“咱家沒錢”,目的是教導孩子們學會勤儉節約,可孩子雖然會變得節約,卻也會變得自卑。
孩子的情緒很敏感,當父母一遍一遍地灌輸“家裏沒錢”的概念時,他們心底裏就會覺得自己是個窮孩子。
這樣的自卑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將來很難有什麼自信可言。
2、抑制孩子的正常需求
很多時候其實孩子的請求是很正常的,應該得到滿足,然而出於對“給家裏添麻煩”的恐懼,孩子往往會抑制自己的正常需求。
家長可別再為自己孩子“懂事不亂花錢”沾沾自喜了,君可見那些可憐的孩子,因為怕花錢,不敢和別人交朋友,生病不敢去醫院,上學不敢買資料?
3、害得孩子缺乏安全感
父母對金錢的態度,會對一個孩子的安全感形成造成巨大的影響。
那些“知道”家裏沒錢的孩子,潛意識就會告訴自己對很多事情無能為力,因此害怕生活沒有保障,很是缺乏安全感。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合理要求是一定要滿足的;如果實在想培養孩子的節儉精神,那可以用“做家務換取零花錢”的方式執行,可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孩子説“咱家沒錢”。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你們遇到這種情況的話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