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紅花崗:讓市民“動起來”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健康

  太極拳的優雅、廣場舞的動感、踢毽子的靈活、獨竹漂的精彩……隨着全民健身政策舉措越來越完善、健身途徑越來越便捷、健身環境越來越優越,生活中隨處可見全民健身的場景,科學健身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清晨,迎着徐徐升起的紅日,63歲的廖中羣帶領身穿練功服的30餘民健身愛好者來到紅花崗區鳳凰山廣場,伴隨輕柔舒緩的音樂,或一招一式,展現太極拳圓活沉穩、剛柔並濟之美;或閃展騰挪,舞出太極劍行雲流水、氣勁順遂之勢。

  廖中羣是一名太極愛好者,已經學習太極健身項目十多年的她,早已把健身當成生活的一部分。“2004年我患上腰椎間盤突出,醫生建議運動養生,經人推薦,我開始接觸太極功夫扇、太極拳、太極劍等健身項目,通過每天堅持,我身體腰椎恢復很好,慢慢地越來越喜歡這項運動,後來我們還有了團隊。”據她介紹,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學習太極的隊伍中來,2007年她們成立了自己的健身團隊——遵義市紅花崗區武術協會,組織開展各類體育武術活動,現已有協會成員1000餘人。

  “我們經常會參加一些健身活動比賽,有時還受邀到一些單位和社區進行表演,受到大家的歡迎,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參與到健身的行列中來。”如今作為武術協會會長的廖中羣,除了每天清晨和愛好者們一起練拳、舞劍之外,還常常帶着協會隊員們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表演,傳播健身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出鍛鍊活動被迫中斷,不少人選擇居家健身,形式多樣的線上體育活動,既豐富了羣眾居家生活、增強了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推進了健康教育,讓更多人意識到體育鍛煉在改善體質、提升健康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天天都在鳳凰山廣場打太極拳鍛鍊身體,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在家待了兩個多月,但我們都堅持在家裏面健身,現在疫情好轉之後又天天出來鍛鍊,因為打太極能夠強身健體,也是我們抗擊疫情的一種方式。”遵義市紅花崗區武術協會成員張曉玲説。

  隨着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全民健身活動從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跑步等傳統項目向健步走、騎行、武術、馬拉松等時尚新興項目拓展,健身活動日漸成為繼衣、食之後全民普遍參與的重要生活方式,體育健康需求也正由“愛好者的體育”向“全民的體育”拓展。

  近年來,紅花崗區認真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大力推動全民健身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開展健身活動組織、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健身技能指導等各項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截至目前,全區共有武術、籃球、輪滑、跆拳道、獨竹漂、橋牌等體育單項協會14個,協會成員約3萬人,羣眾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5個。

  隨着人民羣眾對全民健身需求的進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工作也一直前行。“為了倡導全民健身運動,我們將在疫情好轉的情況下,根據羣眾體育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持續開展‘全民健身日’暨體育進社區、紅色體育運動會以及‘暢遊湘江’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鼓勵市民積極健身,增強體質,讓廣大羣眾盡享體育健身活動的快樂,大力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區文體旅遊局負責人表示。(文/圖 羅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