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脊柱畸形怎麼辦?

案例

孩子1歲零4個半月,肩膀一邊高一邊低,檢查後確診先天性脊柱半椎體畸形,醫生説孩子太小暫時觀察,半年複查一次,等兩歲到三歲時再手術。

案例中的孩子為什麼要等到兩、三歲以後再手術?

孩子年齡太小時各個器官發育都不成熟,一是對手術的耐受能力比較低,麻醉風險也比較大,二是脊柱發育小、骨質鬆軟,不易做矯形內固定。案例中的孩子手術需要切除半椎體,這種手術一般要求孩子體重在十公斤以上,年齡在3歲以上。這時孩子身體各個器官發育相對比較成熟,骨骼發育也比較好,骨頭相對結實一點,方便在骨頭上打釘、放棒,來矯正固定脊柱。

這段時間不治療,病情會不會越來越重?家長要注意觀察什麼?

這要根據孩子半椎體的生長情況來判斷,有些孩子的半椎體長得比較慢,有些孩子長得比較快。在等待手術的這段時間裏,孩子要每半年拍一次片子,對比畸形的進展程度。如果孩子脊柱畸形進展很快,比如半年彎曲加重了4~5度,那就要早點手術了,可能兩歲或者兩歲半就要手術。如果病情進展不快,堅持複查就行,不用太早手術。

脊柱側彎手術風險大嗎?

孩子脊柱畸形怎麼辦?

許多脊柱側彎患者與家屬認為脊柱側彎手術的風險比較大,可能會引起癱瘓,這些也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所有的患者與家屬、醫生所共同面對的問題。

任何手術對機體都是創傷,因此都存在風險。但對於只能通過手術治療的疾病來説,手術是用一定的創傷去換取疾病的治療,考慮的是利大還是弊大的問題。

脊柱的側彎如果不矯正的話,孩子的心肺功能會受影響,脊柱脊髓功能會受影響,將來可能會造成殘疾,甚至會影響壽命,所以無論如何要做及時地治療。脊柱側彎手術涉及脊髓、神經,是一個有一定風險的手術,是骨科風險最大的手術,風險要比一般外科手術大,很容易在手術當中或者手術後出現一些併發症,比如説脊髓的損傷造成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功能的喪失,手術大、時間長,術中及術後的大量失血、麻醉當中的危險、以及術後從手術打擊當中能否順利地康復過來等等,這些諸多的因素使得手術的風險增大。

然而現代脊柱側彎治療理念先進、科學,手術技術規範、成熟、可靠,專業的脊柱側彎矯正醫師具備精巧的手術技巧和專業知識,術前能夠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和精細的評估,選擇、制定恰當的手術方案,術中又有喚醒實驗,誘發電位監測脊髓神經,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因此,無需過分擔心手術風險問題。那些因過分擔心手術風險而延誤手術治療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總之,對於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來説,脊柱側彎手術應該是有效安全的手術。

案例

16個月大的寶寶,以第六胸椎為中心向右側彎曲,以第11胸椎為中心略向左側彎曲(脊柱呈S型);胸椎有多個半椎體。醫生確診先天性脊柱畸形,預測寶寶將來身高大約1米5左右。

案例中的孩子該怎麼治療?手術後還能長高嗎?

一般來説,孩子年齡小,脊柱畸形的程度比較輕,脊柱的柔韌性也比較好,手術矯正的效果也會更好一些。通常治療這種脊柱畸形要把半椎體切除,然後把上下兩個椎體釘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融合手術。但案例中這個孩子不適合做融合手術,因為他有嚴重、多發的半椎體畸形,本來脊柱就長不高,加上孩子脊柱彎曲的節段比較長,如果多節椎體都做了融合手術,孩子就更長不高了。

這個孩子年齡很小,屬於早發性脊柱側彎,可以使用生長棒來矯正,這種手術不需要做脊柱融合。用一根生長棒將脊柱上下兩端固定,中間畸形椎體不做融合,而是把脊柱“抻”直,讓脊柱可以繼續生長。每半年到九個月,或者一年複查一次,看脊柱的生長情況。如果彎度加重,就打開生長棒中間的連接閥,把生長棒延長,讓脊柱再“抻”直一點,這樣既能保持脊柱生長,也能矯正彎曲畸形,對孩子胸廓、內臟的影響也比較小。

來源:鄭州骨科醫院 宋相建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為轉載內容,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相關權利人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立即處理配合採取保護措施,以保障雙方利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脊柱畸形怎麼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