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的完全成長,需要一個足夠安全的生活環境。
根據相關人格發展理論,一個人想要將自己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並且獲得身心的完全成長,就需要足夠安全的生活環境。相反,如果個體的生活環境中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個體的行為就會非常的隱忍,個性潛能也將會受到壓制。一個家境條件一般,生活中匱乏之中的孩子,進入學校之後的表現就會顯得十分謹慎、剋制、隱忍。這也使得他的個性、潛能難以全部發揮出來,所以在各方面都要別其他條件好的同學發展緩慢。
家境一般的個體,更容易形成隱忍的個性。這很容易理解:家裏沒有多少錢,到了外面之後給人碰碎了一隻杯子都要幾十塊甚至上百塊,個體就會十分小心謹慎。面對匱乏的生活環境,對他們來説容錯率會更低。對於家境寬裕的人來講,在外面哪怕做了錯事,給人家賠禮道歉,實在不行還可以用金錢來賠償,容錯率就會更高,做事情就會更加大膽,個性也就更容易發揮出來。
對於家境匱乏的人來講,之所以容錯率低,就是因為做錯了事情,對於整個家庭而言將面臨極大的壓力。在個性發展的關鍵期,個體應該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並且大膽探索新奇事物。可是由於他們性格過分謹慎、隱忍,本該接受新事物的時期,卻因為害怕做錯事情而變得保守和剋制。個體性格不能全部發揮出來,也正是因為缺乏一個足夠安全的生活環境。
內心缺愛的人,也會讓個體變得過於隱忍。個體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行為舉止就會變得內向、拘謹、隱忍。起初,父母之間不懂得表達愛意,孩子也沒有從父母這裏習得愛的表達。後來,孩子的情感逐漸變得冷漠,不懂得表達愛,也不能理解人與人關係的意義是什麼。結果就是個體不願意參與社交生活,對於與他人建立關係也沒有足夠的動機。長此以往,對於個體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另外一種缺愛的表現是,自己跟同伴玩耍,做了錯事父母先批評自己。不管事實如何,只要出現問題父母就要批評自己,不懂得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個體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在以後的行事中,個體只會變得更加小心謹慎,個性的發展也會受到壓制。歸根結底,所謂內向人格,本質上就是個性未得到完全發展的人格。由於種種原因,個體無法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和愛,所以將自己的潛能壓抑起來。
隱忍,無疑是對個性的極大阻礙。個性需要在與社會互動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如果個體的性格過分隱忍,在社會上的行為也就會更加剋制,個性也就無法得到發展。例如,一個本身具有領導潛能的人,由於過分隱忍,不願意多管閒事,那麼領導潛能就會受到壓制。按照心理學家卡倫霍妮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神經症需求。因為個體對限制自己人生的病態需求,導致個體幾乎否定自身所有的才能。
隱忍是個性發展的一個極端,自我是個性發展的另一個極端。過分隱忍的人,總是討好別人、順從各種規則和約束;過於自我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毫不在意別人的感受,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通過對兩個極端的對比不難發現:個性由於個體的隱忍會變得不那麼明顯;個性也會由於個體的自我意識,而變得過分明顯。過於自我的人,固然是不好的;過於隱忍的人,雖然對他人沒有傷害,但是卻對自己是極大的委屈。
過於隱忍的個體,儘管個性被壓抑起來,但是在潛意識中仍然可以找到個性相關的證據。個體對於某些事物的衝動,正是被壓抑的個性。你心裏面曾經心心念念想要做什麼,但是因為顧慮太多一直沒有做的那些事,就是個體被壓抑的個性潛能。發現自我潛能,比開發自我潛能更加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
發現自我潛能之後,需要進行充分的規劃,落實到現實中來。困難一定是有的,但是不要因為有困難就不去做。缺少什麼東西,就要儘快的彌補。缺乏知識,就要學習相關知識;缺乏經驗,可以請教相關的前輩。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可能還需要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對於頭一次做某件事,勇氣是必要的。勇氣的主要來源,就是內心的心理建設。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內向人格,這意味着你的個性尚未得到完全的發展。長期以來,你過着隱忍的生活。只有想辦法突破這些限制,你的個性才會真正表現出來。
作者:九霄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