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抑鬱患病率顯著提高:孩子成長中的焦慮情緒,一定要重視
近日,關於抑鬱症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隱形殺手」。
據央視網數據,抑鬱症已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同時,各項研究數據又都表明,近年來,患抑鬱症羣體的年齡正在急劇下降,青少年抑鬱症頻發。
美國著名的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在前兩年曾過一個調查,發現2007年-2017年間,美國12歲-18歲之間的青少年,有過重大抑鬱問題的青少年比例,從8%增加到了13%。這意味着,有嚴重抑鬱症的未成年人增加了120萬。
與此同時,5歲-11歲之間的美國兒童自殺數量增加了1倍。在2007年-2015年之間,美國兒科急診室接待的自殺案例,從58萬例增加到了110萬例,其中超過40%都是年齡小於11歲的兒童。
近年來,中國的抑鬱症羣體也出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有研究表明,中國10-24歲的青少年、青年抑鬱症患病率在2005年-2015年間顯著增加,接近全球1.3%的患病率。
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很多人不明白,兒童沒有成年人的工作壓力和社會壓力,童年本該是他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抑鬱呢?
抑鬱症的爆發,與基因遺傳、天生性格、家庭經歷等都有關係,同時,它更有着深刻的時代因素。在我們這樣一個追求物質、成功與效率的時代,家庭養育、學校教育,乃至整個社會文化大背景,都在造病。
尤其是不合理的教育觀念,更容易使家庭教育走向兩個極端。
一端是管束與強求,強求孩子學習、聽話、優秀,給孩子造成了許多心靈壓抑,當壓抑到一個極限,就會爆發為叛逆,有許多孩子在青春期,暴露出抑鬱症狀作為一種反叛形式,因為只有這能打垮無比強硬的父母。
另一端則是放縱與溺愛。在父母的溺愛之下,許多孩子心靈幼弱,不敢與世界接觸,害怕與人相處,習慣於一個人呆在一個地方。
強求與溺愛也表現為父母對孩子過度限制、過度保護、過度給予。
如何引導和預防?
1、強求孩子學習、聽話、優秀造成的抑鬱情緒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父親曾經發出感慨:「得抑鬱症的孩子,往往都是好孩子。」
某抑鬱症親子營的參與者,多數來自各地重點中學,原本成績優異,帶病幫忙的志願者,也不乏哈佛等海外名校的學生。
其中一名男孩,生來敏感,中考失利,6分之差,讓他的學籍只能掛靠他處,高二一次考試崩了,就再也沒去學校。他的爸爸經常把「考不上清華北大,就是社會渣滓」掛在嘴邊。
一個微博博主寫到,他剛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説:「這孩子真用功」。然後孩子的母親,緊接着説了句「用功,假用功」。醫生急得跳腳:「又説了又説了......」
家長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甚至在確診之前,只覺得孩子是裝病、矯情、任性、逆反。雖然抑鬱症並不完全是家庭因素導致,但青少年確實在這方面獲得的支持極少。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人有三種基本需求——能力、自主感和親密感。當今兒童在學習的同輩競爭、長輩壓力和升學氛圍中承受了太多的壓力,而情感世界卻是一片荒蕪。
針對強求孩子學習、聽話、優秀造成的抑鬱情緒,最重要的就是,來自父母真正的理解,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從他們的感覺出發,認同並接納他們的所思所想,堅持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互動和交流。
2、源於放縱和溺愛的焦慮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兒童時期,兒童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就是焦慮,如果焦慮處理不好,則會變成通往其他心理疾病的「地獄之門」。
而家長的某些行為,非常容易加劇孩子的焦慮。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Eli Lebowitz發現,當孩子出現類似恐慌這樣的焦慮症狀時,家長往往會產生「妥協適應」(Accommodating Behaviors)——也就是説,為了緩解孩子的焦慮症狀,家長會主動做出某種行為。
比如,孩子怕狗,家長看到狗時,就帶着孩子繞道走;孩子怕黑,家長就帶着孩子和自己一起睡覺。
這些都是典型的妥協適應行為。
這裏有一個常見的妥協適應行為清單,您可以對照着看一下,作為爸媽,自己有沒有這些行為:
為孩子解鞋帶、繫鞋帶,直到孩子覺得“鞋帶系對了”為止。
平均每天花30分鐘反覆檢查孩子的作業。
在家裏走動時大聲告訴孩子自己在哪兒(我要去廚房了,明明)。
陪着一個9歲的孩子上廁所,因為他害怕自己去廁所。
允許一個9歲的孩子陪着自己上廁所,因為孩子害怕單獨待著。
允許孩子在父母牀上睡覺,或者一直陪着孩子直到他睡着。
總是隨身攜帶塑料袋,因為孩子總害怕自己會吐。
給一個13歲的孩子切食物,因為他害怕使用刀子。
拒絕訪客,因為孩子特別害羞。
在餐廳裏替孩子跟服務員交流。
讓老師在課堂上不要叫孩子回答問題。
給孩子的電話上安裝“找到我的朋友”APP,讓孩子能追蹤父母的位置。
給孩子準備特殊的食物,因為他不吃其他食物。
因為孩子不喜歡而購買一輛新車,或者因為孩子害怕/不喜歡而考慮換房子。
並不是説,同樣的行為就一定導致孩子焦慮抑鬱,這裏只是對妥協適應舉例説明。
家長出現這種行為也很好理解,就是覺得這是為了孩子好嘛,或者説,如果不這麼做,孩子可能會耽誤其他的事情或無理取鬧,家長認為這樣做比較方便。
但Lebowitz教授認為,恰恰是這樣的行為會加重兒童的焦慮症狀。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學會自己處理焦慮情緒。這就好比讓孩子一直都在無菌室內生活,他對細菌和病毒的抵抗力為零,自然不會形成很好的免疫力。
《大西洋月刊》中,提到了一個妥協適應治療案例,有個6歲的男孩,吃飯只吃火雞三明治,別的食物,一吃就吐。
爸媽為了讓孩子吃上飯,一家人連遠門都不出,因為不知道路上能否買到火雞肉。
這對夫妻來到耶魯大學尋求幫助,而教授給出的方案,聽起來特別簡單。就是,一家人每天一起吃飯,不要給孩子準備單獨的飯菜。如果孩子不吃,那就看着父母吃,飯後不要給他單獨加餐。
大家看到這個解決方案,可能會覺得,也不是什麼高明的策略,只不過是餓着他而已。
但其實這個策略的重點,不在於讓孩子餓着,而在於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吃飯。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做了兩件事:
第一,控制自己的焦慮。這個男孩是早產兒,剛出生時拒絕吃奶,為此還在ICU呆了一個月。後來,家長就一直很擔心孩子的吃飯問題,孩子一不吃飯,家長就焦慮。所以,慣着孩子吃火雞三明治,也是家長撫平自己焦慮的快捷鍵。
而另一個原因,是父母工作太忙,時間不夠。
比如,家長早上着急上班,但孩子就是不吃飯,那快速解決方式就是給他愛吃的火雞肉;或者晚上下班已經很晚了,孩子依然在吃飯問題上糾結,為了省去這個鬧彆扭的過程,依然選擇給孩子愛吃的。
而這對夫妻在接受治療之前,幾乎從來不跟孩子一起吃飯,每次都是給孩子喂完飯,安排他去睡覺,夫婦倆再單獨吃。
所以,治療過程中,他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度過自己的不舒適。
對於這樣的治療思路,教授認為:父母對孩子妥協的背後,一是認為孩子很痛苦,而另外,是被「我必須送你去上學」或者「我把你送到學校之後,我就得趕緊去上班」而驅動。
但這種走捷徑的方式,只是方便了自己,對孩子而言,卻只能加重他們的焦慮。
3、運動的好處
《運動塑造大腦》中曾經提到一個案例,有一個因為裝修壓力過大而酗酒無度的媽媽,在作者的建議下,成功通過跳繩,戒了酒,並帶着孩子完成了裝修。
為什麼跳繩會有效?因為它簡單易操作,能夠讓這位母親重新獲得掌控感和自信心。
對於孩子而言同樣如此,體育活動能讓孩子保持長時間的專注,讓他們處於忙碌狀態,並獲得掌控感。靜坐活動對此改善不大,更容易讓人胡思亂想。
因此,無論生活多麼忙碌,讓孩子進行體育活動,都需要作為日程中的一個必要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