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櫻桃媽
前些天看到一個新聞,嚇了一跳。
宿遷一個李女士餵了幾粒蠶豆給剛滿一歲半的孫子吃。沒想到,夜裏孩子開始身體不舒服。等到第二天起牀,尿不濕都被染紅了。
趕忙送到醫院後,醫生直搖頭。
一查,孩子患的是"蠶豆病",是食用新鮮蠶豆後引發的急性血管內溶血。
夏初是蠶豆上市的季節,可是一不小心也會吃出大事!
人民日報之前就發過一個“兒童飲食黑名單”,指出了八類不能給孩子吃的食物:
1 歲之內,別吃蜂蜜;
2 歲之內,不宜喂牛奶;
3 歲前,別吃易過敏的水果;
4 歲前,別吃糖果、話梅;
5 歲前,別吃螃蟹等海鮮;
6 歲以內,別喝茶;
7 歲前,別喝功能性飲料;
8 歲前,別吃蠶豆。
為什麼小孩子不建議吃蠶豆呢?
人民日報解釋説:蠶豆病,多見於 8 歲之前的兒童。
蠶豆病是一種由於進食蠶豆、蠶豆製品、接觸蠶豆花粉,或母親食用蠶豆後哺乳嬰幼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血管內溶血性貧血。
蠶豆病聽起來不嚴重,實際上不是小事!
患病的孩子,嚴重的可能全身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前段時間就有一個叫豆豆的杭州4歲男孩,發熱到39度,面色蒼白,小便濃茶色,被送進醫院後才知道是蠶豆病。
醫生詢問家長,最近有沒有給孩子餵過蠶豆?
爸爸媽媽才想起來,一週前第一次給孩子吃了蠶豆。
蠶豆病起病急驟,發展快,而且無法根治,一旦發病需要緊急送往醫院就醫!
據統計,蠶豆病分佈廣泛,全球範圍內約有4億患者,我國有“南高北低”的規律,廣東、雲南和四川等地為高發區。
這種蠶豆病不僅“重男輕女”,而且還有遺傳性。
一位好友就是這樣,在分娩後不久,孩子就被送進監護室,臉色蠟黃,昏昏欲睡。一開始以為孩子是黃疸,後來一查才知道是遺傳性的蠶豆病。
那蠶豆病的病因是什麼呢?
我們俗稱的蠶豆病,其實有一個官方名稱——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脱氫酶(G-6-PD)缺乏症,是由於紅細胞內先天缺乏G-6-PD這種酶而引發的遺傳性疾病。
G-6-PD是人體參與磷酸戊糖途徑的一種關鍵酶,在它作用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NADPH的物質。
NADPH這種物質非常重要,可以通過維持人體內的還原物質來保護細胞及細胞膜免受氧化劑的損害,紅細胞當然也需要保護。
而蠶豆中含有多種呈現氧化劑功能的物質,如多巴、多巴胺、蠶豆嘧啶類等。吃了蠶豆之後,上述成分就會進行氧化作用。
紅細胞過於僵化、脆弱,短期內大量破裂,引起急性溶血性黃疸和溶血性貧血,產生一系列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蠶豆病有哪些症狀?
蠶豆病的發生,有些是因為食用了蠶豆或者蠶豆製品,而有些甚至只是無意間吸入路邊蠶豆花的花粉。
一般表現是:噁心、嘔吐、腹痛、發熱、貧血、小便呈現醬油色。
病情輕者,經過 1-2 天或1周左右,症狀會逐漸減輕而痊癒;
病情危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抽搐、昏迷、少尿,最後無尿而死亡。
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一定要馬上送到醫院救治。
怎麼預防蠶豆病呢?
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疾病,目前並無治癒措施,在平時生活中也只能注重預防。
- 蠶豆病患者不能吃蠶豆及蠶豆製品,也要遠離蠶豆花,同時也要避免服用氧化類藥物。
- 孩子體檢的時候,可以特別篩查一下。
- 懷孕期間及哺乳期間,忌吃蠶豆。
- 最重要的是,8歲以內的孩子, 不建議吃蠶豆;8 歲以後,初次吃新鮮蠶豆一定要慎重,先少吃試試,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食用後的反應,如有不適儘快送醫院治療。
—— End ——
作者:櫻桃媽。本文圖片及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