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母親的教誨改變我一生》一書中,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有一個“懶惰的母親”,孩子的童年是多麼幸福。只有父母懶惰,孩子才能勤奮,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找到自己的路。
實際上,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結果,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能經常發現父母越努力勤奮,可教育的結果卻朝負面的方向去了。
有一位朋友分享過他母親的教育方法,他小時候學習成績差,那會又不流行補習,她的母親無奈之下想了個“妙招”。
每天放學,母親都會要求他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一遍。遇到他講不清的地方,母親就要求他第二天去問老師,學會後再講。
很快,朋友學習的積極性一天比一天高,給媽媽當老師的巨大成就感激勵着他,他的成績逐漸趕了上來,後來考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這件事可能只是個例,但證明多給孩子一些證明自己的機會,有很大概率能收穫驚喜。
《解碼青春期》一書中提到:那些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扮演的是“教練”的角色,而非一手包辦的“交通管制員”。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適當地“偷懶”,做一個“懶”的父母,或許有奇效,這裏的懶不是完全放任,而是有所放手,身懶心不懶。
父母們可以在這3個方面適當“懶”一下。
懶得做決定讓孩子掌握自己的決定權,小到今天出門穿紅外套還是綠外套,大到選擇學習的特長或運動,這樣一來孩子會更有主見、更加自信。
有主見的孩子長大了,在學習工作中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當孩子有了具體的目標後很難被其他誘惑所幹擾。
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朋友孩子讀小學,他很重視孩子的學習能力,每次無論在忙,孩子只要有關於學習的問題,他一定要抽身解答。
可是時間久了,他發現孩子的學習越來越差,甚至有時候都無法完成作業。
他試探性地問孩子,感覺學習遇到了什麼困難?孩子天真地講:“有困難也不怕,我還有爸爸呢!”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有問必答限制了孩子。之後,孩子在遇到困難,他就要求孩子先自己查資料解決,實在不行了再向父母求助。
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成績有所好轉。
孩子提出問題,做父母的我們下意識地給出答案,這樣的舉動會讓孩子懶得動腦,失去獨自思考的能力。
做一個“懶”父母,把獨立思考的能力還給孩子,非常重要。
事事為孩子做決定,只會讓孩子失去做決定的能力,父母需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應將自己的意志力強加給孩子,做個好“參謀”。
懶得嘮叨教育家盧梭告訴我們: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很多時候在孩子看來,媽媽不斷重複的道理,講多了就變成一種指責。
很多父母會循環囑咐孩子:
“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
“好好吃飯,別挑事。”
“讀繪本要專心,別玩玩具了。”
“玩具不要堆滿地,玩什麼拿什麼。”
“快起牀別睡過了,一會要去幼兒園。”
……
類似的話,經常被父母掛在嘴邊,成千上萬次循環。父母每説一次,孩子心裏就煩悶一次。
可能開始時候父母這麼説,孩子會審視自己是否有做到,等負面説多了,孩子就變成了滾刀肉,任父母如何説教都不為所動,整個人越來越消極,不管做什麼都破罐子破摔,甚至跟媽媽對着幹。
時間久了,孩子甚至會產生懷疑,思考自己是不是做什麼都做不好,否則為什麼父母老要在一邊嘮叨。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超限效應,指某種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讓人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父母的頻繁説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耐煩,而且會讓 孩子感覺被父母的話“限制”住了,他們不僅懷疑自身,失去信心,而且還會像父母嘮叨的那樣,越來越差。
懶得多動大部分懶孩子都有一個勤快的媽媽,看着孩子屋子亂就幫忙整理?看到孩子渴了,就給孩子倒水?
大錯特錯,這樣只會培養出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孩子。
父母一定要忍住,再亂也別去收拾,如果看不下去,可以旁敲側擊暗示孩子:“今天是不是太忙忘了收拾房間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孩子具備收拾房間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孩子剛學會走路,這時候指望孩子自己整理房間,和白日做夢沒有區別。
引導孩子做家務是一步步來來的,一點點教孩子,一點點把活放給孩子去做,當孩子把房間收拾整潔後,千萬不要忘了給孩子一個大大的微笑,並且稱讚孩子如此的勤快能幹。
有些路只能讓孩子自己走,父母放手是孩子上的人生中最關鍵的一課,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學會獨立,學會生活,這些,都是人一生幸福的根本。
鄭淵潔説:母親的含義是影響。
父母的日常生活舉措、習慣與觀點,對孩子來説本身就是一種影響。事事都太用心、太用力,對孩子來説不是愛,是傷害。
父母如果控制孩子的生活,事事替孩子做決定,那麼孩子最終只會變成大頭巨嬰,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更無法掌控自己的未來。
父母總是嘮叨孩子,不斷提醒孩子,説太多指導太多,不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孩子會失去主見、失去信心。
如果想好好教導孩子,那麼保持適當的教育界限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
用恰當的教育方法,鬆弛有度,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