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食物的“隱性浪費”
目錄:
第一章:如何避免食物的“隱性浪費”
第二章:春季飲食 五色食物養五臟
第三章:粗糙食物可鍛鍊寶寶腸胃
編者按:對於飯桌上的浪費很多人都會覺得真可惜。可是我們的身體也在浪費,你知道嗎?吃進肚子裏的也在浪費。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吃到肚子裏一樣浪費?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起講講吧!
食物的“隱性浪費”更可怕
如果在餐廳裏用餐之後,桌上剩下很多菜餚,人們大多都會説“真浪費”,因食物被扔進泔水桶而產生惋惜之感。但是,如果食物已經基本吃完了呢?是否真的如人們所説的那樣“吃進肚子裏就不會浪費”呢?
吃進肚子裏的食物,如果比例和數量不合理,很可能會造成食物的“隱性浪費”。因為,人們攝入食物歸根到底是為了獲取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如果所吃的食物與人體的需求不相符合,那麼麻煩就來了。
一方面,身體需要的某些營養和保健成分,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C、鈣、鎂等元素,如果得不到足夠的供應,就會造成“隱性飢餓”。同時,人體預防慢性疾病和癌症所必需的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纖維也要從食物中獲得:如果食物中缺乏這些成分,身體就會出現種種問題,比如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發生便秘、腸癌等多種癌症的危險上升等。
另一方面,身體用不完的某些成分,比如過量的蛋白質,過多的鈉、磷和硫元素,都要經過腎臟的處理,然後排出體外。這些多餘的營養成分,不僅不能對人體發揮健康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還有食物中多餘的脂肪,能輕易地變成身體中的肥肉,並帶來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在餐廳裏用餐的時候,人們常常都會處於這種“隱牲浪費”的狀態。餐桌上葷多素少,大魚大內、海鮮蝦蟹通常會佔到八成,蛋白質和脂肪供大於求自不用説,“夠味”的調味品當中,所含的鈉必然會過量,烹調油也會嚴重過量j然而與此同時,蔬菜、豆類、粗糧、薯類比例過少,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也太少,鈣和鎂嚴重不足。這就難怪很多經常在餐廳就餐的人腹部脂肪高度發達,而身體卻仍然缺鈣,仍然缺乏維生素。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隱性浪費”呢?
首先,餐廳應提供更多的粗糧、薯類、蔬菜等有助預防慢性病的食品,以及少油烹調的菜品。點什麼菜是消費者的選擇,而提供健康食物則是餐廳的責任。
其次,消費者在餐廳點熱菜的時候,可以遵守“1:1:1”的原則。也就是説,1份純葷菜,1份葷素搭配萊,1份純素菜。而在點涼菜的時候,建議做到兩素配一葷。這樣做雖然還不能達到理想的比例,但已經大大改善了食物結構,有利於減少動物性食品過量帶來的健康負擔。
此外,點餐時應儘量少選那些油炸、爆炒、乾鍋、“水煮”之類的菜餚,它們不僅脂肪過量、熱量過高,而且油品質量也難以保障。相比而言,清蒸、白灼、清燉、涼拌等烹調方法更有利於健康,也能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食物的隱形浪費還會造成自然資源的大量耗損。要知道,這些被我們吃錯比例而在身體中浪費的食物,特別是大魚大肉,都是耗費大量自然資源而生產出來的。按照生態學的定律,在食物鏈當中,每升高一個營養級,能量效率就會下降1/10,也就是説.如杲我們以吃食草動。
春季飲食 五色食物養五臟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臟,而五臟亦配合五行。其實,五行除代表我們熟悉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之外, 也代表了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同時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紅、黃。只要每餐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達到調和五臟,從而滋補身體的機能。
紅色食物養心
紅色食物包括胡蘿蔔、番茄、紅薯等。按照中醫五行學説,紅色為火,故紅色食物進入人體後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氣補血和促進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
而且紅色食物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它們富含番茄紅素、丹寧酸等,可以保護細胞,具有抗炎作用,還能為人體提供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增強心臟和氣血功能。
黃色食物養脾
五行中黃色為土,因此,黃色食物攝入後,其營養物質主要集中在脾胃區域。如南瓜、玉米等,常食可對脾胃大有裨益。黃色食物中維生素A、D的含量均比較豐富。維生素A能保護腸道、呼吸道黏膜,減少胃炎等疾患發生;維生素D有促進鈣、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能壯骨強筋。
綠色食物養肝
綠色入肝,多食綠色食品具有舒肝強肝的功能,是人體“排毒劑”,能起到調節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綠色蔬菜裏豐富的葉酸成分,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重要的維生素之一,可有效地消除血液中過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保護心臟健康。綠色食物還是鈣元素的最佳來源,對於一些處在生長髮育期或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綠色蔬菜無疑是補鈣佳品。
白色食物養肺
白色在五行中屬金,入肺,利於益氣。大多數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和雞魚類等,蛋白質成分都較豐富,經常食用既能消除身體的疲勞,又可促進疾病的康復。此外,白色食物還是一種安全性相對較高的營養食物。因其脂肪含量比紅色食物肉類低得多,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食用白色食物會更好。
黑色食物養腎
黑色食物是指顏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各種天然動植物。五行中黑色主水,入腎,因此,常食黑色食物可補腎。黑芝麻、黑木耳、紫菜等的營養保健和藥用價值都很高,它們可明顯減少動脈硬化、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率,對流感、慢性肝炎、腎病、貧血、脱髮等均有很好的療效。
粗糙食物可鍛鍊寶寶腸胃
新生兒從母乳中即能品嚐到母親進食的“食譜”,3、4個月時嬰兒除了乳類流質食物的同時,就該開始嘗試半固體的食物了‘’小時候嚐到的味道越是多樣化,其對食品味道的記憶庫存就越豐富,將來長大了,對不同“食譜”的接受能力和適應性也就越強。隨着寶寶月份的增長,有的家長逐步“大膽”的給嬰兒增添固體食物,而有的家長則始終停留在流質和半流質食品上。其結果卻有着明顯的差異。
寶寶在5個月時聞着成人的飯菜就會流口水,説明他們已經不甘於自己僅是奶水的“食譜”了,他們強烈地要求吃多種多樣的食品,並且有着強烈的對固體食物那種“口感”的要求,因為他們需要磨牙了。如果吃不到,寶寶就會抓住所有碰到的東西送到嘴裏,其實他們的要求很簡單;我就是要嘗一嘗、啃~啃,讓我癢癢的牙牀舒服點兒。而此時,寶寶的胃腸道也做好了迎接固體食物的準備。
此刻,每一位父母都應當抓住嬰兒這個階段的心理需求,及時添加粗“飼料”,切勿失此良機,因為粗“飼料”營養素的含量和密度與奶水大不相同,長時間單純餵奶水,會造成嬰兒生長速度減慢,同時各種營養缺乏症陸續出現,延誤嬰兒的終生而追悔莫及。而及時添加粗“飼料”的嬰兒,正好為嬰兒身體的快速發育提供了充足的養料。
媽媽應及時、大膽地給寶寶添加固體食物。而且食物越是粗糙,對寶寶口腔、胃腸壁的力學刺激就越大,腸壁肌肉的推動力也就越大,這樣才能練出寶寶強有力的消化道推動力,練就嬰兒一副好腸胃。
幾個月的嬰兒,要吃粗的、硬的、多樣化的,一般來説及早給嬰兒添加固體食物時會遇到一些情況,比如吃什麼樣就拉什麼,大便中帶着整塊的菜葉、整瓣的橘子,成塊成粒的,半乾不稀的,次數也是忽多忽少的,搞得全家心神不寧;這嬰兒是不是吃多了?是不是吃壞了?是不是消化不良了?於是立即改變方針。
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嬰兒不哭不鬧,照吃照玩,大便的次數並不重要,食物未經消化就整個地拉出來了也算正常,只是食物沒有起到添加營養的作用,它只充當了鍛鍊腸胃的訓練器械。慢慢地,寶寶就在。訓練中”適應了,對吃進去的食物也能夠完全地消化、吸收了,大便的性狀也就好轉了。
如果家長此時退縮了,寶寶也就失去了腸胃鍛鍊的最好時機,腸道的推動力及適應能力便會出現發育停滯,只要食物的冷熱、硬度、數量略有變化,寶寶的胃腸道都會難以適應,立即給全家人顏色看的。這就是我們平時時常見到有些嬰兒不容易撫養,吃多一些不行,吃涼一些也不行,食物稍微硬一點,嬰兒就噁心、嘔吐,不會吞嚥。
眼下人們的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嬰兒們吃的東西是越來越豐富,但一定要符合嬰兒的成長規律,給嬰兒吃的粗一些的、硬一些、涼一些看來都不是壞事情。
結語:食物的浪費我們不能隻眼睛盯着桌子上,畢竟吃東西的目的是為了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所以減少吃進去的食物的浪費才是最關鍵的。(文章原載於《中外健康文摘》,刊號:2012.03,作者:範志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