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微博上看到關於女明星狄鶯的新聞,很多人都説她太溺愛孩子,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就連斷奶這個事情,都是孩子12歲才執行,從孩子出生後15年母子兩都睡在一張牀上,直到發現兒子有生.理.反.應,才迫不得已和兒子分開睡了。
狄鶯之前在綜藝節目上還説,自己從來不讓兒子一個人外出,兒子也從來不會反抗自己,還覺得自己擁有一個這樣聽話的孩子特別幸福。
可是她恰恰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溺愛,孩子的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一開始並沒覺得孩子和別人不一樣,直到她把孩子送到美國之後,孩子問題越來越多,甚至還因為槍擊被美國警方逮捕。
狄鶯接到寄宿家庭的通知,趕緊放下工作去美國陪孩子,寄宿家庭也表示孩子這樣的性格,他們無法在管孩子了,希望狄鶯把孩子接回國好好治療。
媽媽跟兒子相處時
要注意
1
、
不要
採用打擊式教育
每個父母都會期望孩子有出息,希望孩子學習好,樣樣都好,不像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家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進行打擊式教育,以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更加努力,但實際上這樣只會給孩子更大的壓力,打擊到孩子的自信。所以孩子做任何事,父母還是要以鼓勵為主,先鼓勵,再提出孩子不足的地方,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1、
不要
總是插手孩子的事
很多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總是幫孩子做這做那,希望自己多做一些孩子輕鬆一點。可是這樣包辦式的教育孩子缺乏獨立性,做事情沒有主見,總是依賴媽媽,長大後很容易形成媽寶型人格。真正愛孩子並不是什麼事都替他做好,而是適當放手讓孩子嘗試,自己作為引導者去幫助,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説才是最好的。
3、在母子關係上控制好度
母子之間關係再融洽,也是有一個度的。一旦超過這個度,可能就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的。與兒子關係太過親密,孩子的性別意識會變模糊,不懂得男女有別,對孩子的思想和性格都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就像狄鶯的孩子,就是因為母親這樣過度的溺愛和保護,孩子去了美國之後,更加想去嘗試母親不讓自己做的事,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母親愛孩子天經地義,但是愛也是需要方法的。正確適當的愛,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能量,可是扭曲過度的溺愛,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不會變得扭曲,甚至走上歧途,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好家長的影響多過一個好老師的影響。家長們要是對育兒方面有迷思,不如來看看這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給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找到一個新的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