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潘聰 趙延靈,製作實習生 王一帆)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夠科普》欄目邀請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給大家普及關於兒童預防接種的相關知識。
央視網記者:非免疫規劃是如何定義?
曾玫:二類疫苗又叫非免疫規劃類疫苗,目前在我國是需要自願、自費來接種的。二類疫苗在我國有很多種,包括我們常見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水痘疫苗,預防重症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等,這是一些比較常見的,也是兒童經常使用的疫苗。當然,還有青少年人羣、成人現在比較流行的疫苗,包括宮頸癌疫苗,還有肺炎球菌疫苗,老年人也是可以用的。
央視網記者:肺炎球菌一般不會感染,沒必要打,這種説法對嗎?
曾玫: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我們知道肺炎球菌疫苗是世界衞生組織極高度優先推薦兒童接種的疫苗。肺炎球菌它會引起兒童細菌性肺炎,包括腦膜炎,它是一個很常見的細菌病源。在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生素之前,肺炎球菌對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危害是非常大的,但接種疫苗以後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從兒童來講,接種疫苗應該是越早接種越好,最好是在6月齡之前開始接種,因為6月齡以後,孩子就進入肺炎球菌易感高發的年齡。
央視網記者:年幼的兒童抵抗力差,接種疫苗後會有哪些異常反應?
曾玫:疫苗它是一種生物製品,針對所有人羣來講,疫苗它是安全有效的,但是針對個體來講,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人打疫苗沒有問題,但是有的人接種疫苗以後可能會有一過性的發燒,會有局部的紅腫硬結,甚至於有的人接種以後會腫得厲害,就像皮膚軟組織發炎的感覺;還有的人接種了以後會全身乏力、不適、嗜睡、食慾不振等,還有極少數人會發生過敏反應,甚至嚴重過敏反應。
在我們決定是不是接種疫苗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為什麼要有疫苗,為什麼要推薦人人都儘可能接種呢?如果你沒有禁忌症的話,疫苗對我們是有保護作用的,對我們人羣是有利的。但是畢竟它作為一種生物製品,確實有可能會發生一些不良的事件,要根據個體的情況來進行一個特別的處置,我們也不能因小而失大而説不接種疫苗,這是不可取的。
央視網記者:關於非免疫規劃疫苗,您還有哪些要點補充?
曾玫:我是一名兒科感染科醫生。兒童常見的傳染病,有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水痘在校園裏傳染起來,孩子就不能去讀書了,班級就要被隔離了,所以這些疫苗的接種很重要。
對於嬰幼兒來講,尤其小嬰兒來講,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也是很重要的。這兩年兒童的秋季腹瀉,冬季腹瀉明顯減少,這説明疫苗還是帶來了很好的保護效果。
央視網記者: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兒童還需要接種(新冠疫苗)嗎?
曾玫:突破感染就是再感染,還有一個是接種疫苗以後發生的感染也叫突破感染。這就説明無論是接種疫苗還是自然感染過,產生的免疫保護隨着時間會衰減,因此對於感染過新冠的個體還是可以再接種新冠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