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爸媽認為,小孩説話晚是“大器晚成”,小孩説話越晚越伶俐,原來,這是沒影的事,這個概念是錯了的。孩子説話早晚和養育者有着密切的關係。如果是父母親自帶寶寶,那麼就和父母有着密切的關係。如果不是父母親自帶孩子,而是姥姥或者奶奶代養孩子,那麼就和姥姥奶奶的語言習慣有關係。
如果在孩子聽覺和發聲器官都發育正常,父母和孩子日常生活中有正常的交流,其實主要是爸爸媽媽對孩子説話,一般的孩子,都會在1歲之前,學會叫爸爸、媽媽、學會對熟悉親人的簡單稱呼、能夠説出生活中幾個常見水果、物品的名字,然後在1-2歲之間,會用相對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那孩子説話時間真的早晚和父母有關嗎?原因是什麼?
導致寶寶説話晚的可能家庭因素
1對孩子有求必應
大人為寶寶承包了一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寶寶一個眼神就知道他是餓了、困了、累了,還是想要便便了、想玩玩具了,讓寶寶不用説話,都能夠得到自己所需。時間久了,寶寶一旦形成依賴,就會疏於表達,學説話的動機受到抑制
2強行糾正寶寶語言錯誤或開玩笑
孩子剛學説話時,發音肯定不會很標準,尤其是家中有人説方言的情況下。家長們要儘量説普通話並放慢語速,寶寶聽清了自然就能説準,也更願意用語言來表達
ps:寶寶説的不好,不要開玩笑,這會讓寶寶對自己的表達產生了壓力,從而害怕張嘴了
3過早接觸電子設備
這對寶寶學説話並不是好現象,過早接觸電子設備,就會失去了與家人之間的應答行為,而只是與冷冰冰的屏幕進行交流
ps:就是已經會説話的寶寶也要控制看電視或玩遊戲的時間,這樣他的語言交流能力才能健康的發展
4家長語速過快
小孩子學説話必須要有足夠的示範與鼓勵,如果家長説話太快,對於正在模仿期的小寶寶來説,同樣會帶來理解困難,只有讓孩子聽清楚了,他才會有意識的重複模仿
5家長過於焦慮
在孩子的事上,很多父母可能都都愛攀比,誰家的説話早了、走路早了、識字早了、上學早了...總之把人各種逼瘋
如果藉此給寶寶施壓,期望ta快點説話,也會讓他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導致不愛開口説話
寶寶説話晚怎麼辦?
1儘早“對話”
不要等寶寶會説話了再和他對話,雖然早期寶寶不能回應你,但你可以用心地記錄和分辨寶寶哭鬧的類型,並予以相應的回應和滿足
隨着寶寶慢慢長大,ta的表達方式就會潛移默化中日趨豐富
2使用“媽媽語”
“緩慢的語速、誇張的語氣、高揚的聲調和重複”,是寶寶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學習語言。
>>>語言簡潔,語速要慢,重點突出,每一個字都要説清楚
>>>表情、動作誇張有趣,與孩子互動,儘量以遊戲的方式進行
>>>家長多做示範,可以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文字來引導孩子説
3讓寶寶多接觸小夥伴
寶寶多接觸小朋友,培養寶寶與小夥伴説話的願望;同時在寶寶説話時,家長不要打岔,讓他自己把話説完
如果有一個總替寶寶説話的快嘴媽媽,寶寶就可能永遠都不善於表達了
陪寶寶成長,耐心最重要。在跟寶寶的相處中,多溝通,她可能會聽不懂,但總一天能聽懂,你不厭其煩的説,還會跟她玩,能讓她感受到愛意,這就是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