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作為父母,既是孩子的親人,同時也是孩子早期教育中的老師,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孩子的成長。
但有時孩子實在不聽話,媽媽可能忍不住吼叫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可能對孩子的人格塑造產生很大負面影響,因此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尤其是在對孩子説話的時候,語言是一門藝術,掌握説話的技巧,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的情商會越來越高,長大進入社會後,會很“吃香”。
當孩子晚上不想上牀睡覺
小孩子的精力都很旺盛,有時到了時間也不想上牀睡覺,媽媽總會對孩子説“幾點了還不睡覺!”“喊你幾遍了,還不聽!”,這樣説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
應該這樣説:
還有10分鐘就到睡覺的時間了,你是想玩10分鐘的玩具還是聽故事?
孩子小,對時間觀念認識還沒有那麼清楚,媽媽要和孩子規定好時間,定好生物鐘,逐漸養成按時上牀睡覺的習慣,這樣問一方面督促孩子,另一方面孩子的興趣得到滿足,就會聽話去睡覺了。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
做作業磨蹭,穿衣服磨蹭,出門前也磨磨蹭蹭,每次都讓家長催催催。媽媽不要這樣説:“能不能快點,磨蹭什麼呢!”
應該這樣説:
我們5分鐘就要出門,你的外套是要穿着還是拿着?
給孩子一個選擇,讓他知道我們馬上就要做這件事,不能拖下去,適當給孩子一些急迫感。
孩子喜歡説“不”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識之後,你會發現,無論你讓孩子做什麼事,他都喜歡用“不”直接否定拒絕,讓人非常惱火。有的媽媽脾氣比較急躁,或者是性格很強勢的媽媽,一般都會直接告訴孩子:“不什麼不,必須聽我的!”
應該這樣説:
你有説不的權利,但是你要告訴媽媽為什麼啊?
孩子再小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孩子有什麼要求家長只是一味否決,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傷害。這樣説是把孩子放在尊重平等的層面上,孩子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用哭“威脅”父母
在商場看到想要的玩具,但是媽媽不給買,就用大哭、撒潑打滾的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家長怕丟人,就對孩子説:“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應該這樣説:
如果你不哭了,我會考慮買不買玩具的事。
在孩子心中會想,以前我一哭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家長給了孩子哭的“甜頭”,孩子就記住了用哭能“威脅”爸爸媽媽,達成目的。將孩子情緒穩定下來,耐心與他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
家裏來了朋友帶着孩子做客,比自己的孩子要小,想讓寶寶把玩具分享給弟弟一起玩,但是孩子又哭又鬧就是不願意給弟弟,這可怎麼辦?
應該這樣説:
你是想自己先玩還是給弟弟玩?或者是拿別的玩具給弟弟呢?
孩子3歲左右開始就產生了物權意識,對自己物品的佔有慾很強,不願意分享是很正常的事,家長一定不要強求。
教育孩子,不是讓孩子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自己的説話方式,多和孩子溝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