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你看電視的?作業寫完了嗎?就看電視!長沒長心?”剛剛吃完晚飯正在收拾桌子的媽媽看到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氣就不打一處來的大聲斥責孩子。
而孩子似乎也不甘示弱的和媽媽對吼道:“我看會電視怎麼了?為什麼你們能看我就不能看?你想累死我啊!”
面對孩子的“出言不遜”,媽媽顯得既憤怒又錯愕,為什麼一向乖巧還挺聽話的孩子今天敢這麼和自己説話?是不是中什麼邪了呢?
心中有無數個疑惑的媽媽對於孩子的這個狀況雖然很生氣,但是也沒有立即的再去吼叫孩子,只是一個人默默地回到卧室去思考其中的緣由,然後淡淡地留下一句“你看會就閉了去寫作業吧,不然寫不完了。”然後孩子依舊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沒有給她任何回應。
家長們在平時和孩子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就是當自己對孩子心平氣和,好言相勸的時候,儘管孩子心裏面是不情願的,但是他們也更願意耐着性子聽你去“嘮叨”。
但是當你沒好聲好氣的訓斥孩子,並且一度將分貝提高,音調上揚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的面目表情會從一開始的平靜轉變成為“波濤洶湧”,直到孩子忍受不住將負面的情緒“衝出閘門”,輕則怒氣滿滿地全都掛在臉上,重則對你進行同等程度的“惡言相向”,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內心的憤怒在作祟。
當家長開始嚴肅的斥責孩子,孩子的內心只有憤怒,裝不下道理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情緒,他們也會憤怒,當家長對孩子有不滿,否定以及大聲責怪的行為出現的時候,無論你的想法是多麼正確,無論你是多麼的為孩子好,也無論你説的話是多麼有道理,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因為你的指責使孩子變得滿腔怒火,在此刻,一切道理都會在瞬間化為烏有,根本不會有機會鑽進孩子的小腦袋瓜裏的。
而儘管是家長知道自己如果平心靜氣地,或者是對孩子進行逐步的滲透和引導能夠讓孩子更大程度的接受,但是家長在面對此刻的情境中,事實是根本讓自己靜不下來,於是家長越兇,孩子越怒,孩子越怒,家長越兇,由此進入了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之中,沒有盡頭。
而家長如果真的能夠讓自己慢下來,柔和一些,而不是採用如此強烈灌輸的方式時,就會發現孩子也是挺可愛的,並且我們也不得不顧忌到長此以往採用這樣過於直接的方式“教育”孩子,會帶來很多弊端。
家長講道理不是誘導而是灌輸的壞處
不知道因為是急性子,還是因為家長們對孩子抱有着太高的要求,幾乎每次看到孩子“屢教不改”的時候,我們家長的內心都會很焦躁,然後就急於告訴孩子到底該怎麼做,但是告訴孩子的這種方式卻多數採用“直腸子灌輸”的這種方法。
當家長認為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能夠很有用的時候,孩子其實在背地裏卻是“叫苦連天”。因為他們既沒有那麼強的接受能力,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同時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在家長面前好像就像一個沒有生命和靈魂的機器人一樣,爸爸媽媽讓我做什麼,我就要立馬去執行,於是會接連產生逆反性的行為,最終就導致了“你越讓我這麼做,我就偏偏不這樣做”的想法,甚至在感到自身受到了極大程度的侵犯或者不公平對待的時候,還會發生像一開始提到的“反擊”行為。
那麼為了能夠和孩子很好的進行交流,最終實現點撥的效果,家長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撥”雲見“日”
01.態度良好,讓孩子感覺到温和
家長在教孩子,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我們的敲門磚就是自身的態度,為了能讓孩子更好得接受我們的想法,我們需要讓孩子對我們有一個好印象。
好印象的開始就是從一份和顏悦色的面容與温柔的語調開始的,這些都能夠使孩子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所以孩子感覺到舒服之後,便會很自然的願意聽你説話,參考你的意見,因此在這裏家長們就要儘量把控住自己的情緒了。
例如説孩子今天在學校中犯了一些小錯誤,你知道後覺得很沒有面子,於是放學回家後把孩子叫到面前痛斥了一頓,告訴孩子不能這樣胡鬧,要力求做到一個遵守校風校紀的乖孩子,雖然話沒毛病,但是你的強硬態度會讓孩子不舒服,如果你把孩子叫到面前後輕輕拍拍孩子的肩膀,然後柔和的和孩子再説一樣的話,那自然會是不一樣的效果了。
02.適度的“尊重”孩子後,用結果説話
如果想要達到真正點撥通透的效果,家長一味的強勢灌輸是不會有效的,孩子因為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也一定有自己的“私心”,儘管不是對的,但是他渴望驗證自己,即想通過實際結果去證明自己,所以當你們的“談判”僵持到一定地步的時候,你可以適當的對孩子表示“尊重”,即小幅度的去遵循他的想法,讓他朝着這個方向去走,走到最後,他必然會發現這是一堵不折不扣的南牆,然後你再去給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話,孩子會對你更加折服的。
例如説你正在輔導孩子做習題,到了一道孩子非要堅持他自己的思路去完成的題目,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對的,你不要太情緒化,也不要厲聲斥責孩子,而要態度平緩的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行進,並且支持他,但同時也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讓他有個對照,接下來的就交給時間,孩子第二天從學校回來之後他一定會對你表示認同的,然後你就可以趁着這個機會説一些你想對孩子説的話了,一定會事半功倍。
所以説所謂的“點撥”其實是一個你來我往,互相尊重的過程,如果任意一個佔了主導的地位,攜帶着負面的情緒,都不會使事件很好的進行下去,因此我們家長應該牢記這些小竅門,以使孩子得到更完善的教育,成為更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