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最讓寶媽擔憂的,肯定是寶寶的營養攝入問題,不論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只有讓寶寶吃飽吃好,才能保證基本發育。
又相關調查表明,寶寶出生後到2週歲的營養攝入,決定了未來幼年時期的健康基礎。
因此,這個階段的餵養問題,每位寶媽都尤為看重,希望自己能養出“健康娃”。
相信每位媽媽不用過度科普,也明白母乳對寶寶的重要性遠高於配方奶粉,因此很多媽媽會在產後費盡心思“追奶”,媽媽願意母乳餵養當然是好事,理應得到家中長輩的支持。
可最近閨蜜卻因產後追奶的問題,和自家婆婆吵翻天,婆婆甚至放出了狠話:
再追奶就搬出去吧,費力不討好,還不如餵奶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婆媳因追奶問題鬧矛盾,一個委屈一個憤恨,孰對孰錯難區分
閨蜜青青生了兒子後奶水就一直不是很充足,因此一直採取配方奶和母乳混合餵養的方式,可隨着寶寶月齡的增加,對母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青青的奶水反而不爭氣地越來越少。
青青聽了朋友的建議,説很多寶媽都追奶成功了,要青青也去追奶。青青就動了心,又是食補,又是請催乳師,前前後後,花了將近萬塊錢,卻沒達到應該有的奶量。
瞅着追奶失敗的青青,再想想追奶過程的花費,婆婆更是恨不打一處來:“追奶的價錢要比吃奶粉都要貴了,現在那個奶粉也很好的呀,都是進口的,吃奶粉的性價比要比吃母乳要強得多嘞!現在追奶失敗了你不還是要吃奶粉的,有那個錢不如直接吃奶粉好了。”
青青也很委屈,覺得自己追奶失敗不成功,還被婆婆一頓數落,心中傷心極了,兩個人關於追奶的意見不合,鬧出了矛盾。
母乳營養價值是剛需嗎?體質差異的“坑”,不是花錢能補來得
生活中很多產婦在生娃後,對追奶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產奶量上不來誓不罷休的模樣。
可也的確有很多新手媽媽費盡心機,各種努力依舊於事無補,奶量更是可憐的一點點。
事實上,母乳分泌量的多少,並不但單純依靠追奶,有些媽媽因為體質的原因,本身就很難“自產自足”,這類媽媽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徒勞無功,到頭來罪也受了,錢也花了還得回頭餵奶粉。
有研究表明,母乳分泌量的多少和身體產出的泌乳素有關係,這是體質的根本原因,若是本身泌乳素產出不足,無論怎麼追都沒用。
所以,有些產婦本身體質能力不足,體質原因導致的追奶失敗,不是靠花錢就能補來得,要合理看待。
雖然母乳餵養好,可寶媽也有必要認清現實
從母乳餵養的角度來説,確實比配方奶餵養要好得多,不管是從身體免疫力方面來看,還是寶寶身體發育上來看,母乳餵養確實是寶寶最天然的吃食。
現實情況很多寶媽無法做到純粹的母乳餵養,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配方奶是母乳最好的替代品。
因此,如若寶媽出現了母乳不足,且嘗試多次任追奶失敗,有些時候可以退而求其次的,一味固執追奶,到頭來可能起了反作用,讓母乳量不增反減……
母乳和配方奶的關鍵差異在免疫球蛋白,其他營養雖然略有不足,但整體不會影響寶寶正常成長。
所以説,固執追求母乳餵養也是一種錯,要認清自己的體質差異,一切以寶寶的營養為準則。
那些一味追求母乳餵養的寶媽也可以及時放過自己,不要白花了錢遭了罪還沒達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