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家庭教育中,家長通過身體力行和家庭生活對孩子進行教育。家庭教育回到它本來的角色,家長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這幾天關於雙減、校外輔導、培訓的話題不斷,家長都在深思未來該如何教育孩子。其實,未來孩子無論接受何種方式的教育,有一條終不會改變,那就是知識豐富、能力多樣、能力強的孩子在社會競爭中具備更多優勢的規律不會變。變化是世界永恆的主題,常人無法抗拒。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和熟悉這些變化,以及變化之外永恆不變的事物,然後專心的、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向自己的理想更靠近些。
作為家長,需要更多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參與到培養和塑造孩子性格、品質的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不能再像以前,不斷給孩子加碼,什麼都交給補習班,培訓班,家長需要發現孩子真正擅長的、喜歡的事物。同時,如果家長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多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
重點培養孩子對知識的熱情、興趣以及學習內驅力。
這些都是培訓班給不了的!學習知識就是將系統科學的各種知識灌輸給孩子,這個事情聽起來很有用,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沒那麼容易。很多知識因為過於抽象,需要孩子憑空或者依據其他一些事物聯想起來,這個過程對天性好動、愛玩,抽象思維不強的孩子來説,往往很容易失去熱情,興趣。家長需要彌補孩子這個認知短板。啓發孩子對知識的熱情、興趣。
北京師範大學李浩英老師認為: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首先要非常透徹的瞭解孩子的個性,也要了解孩子適合怎樣的學習方式。李浩英老師提出,家長可以為孩子營造一種遊戲化學習的家庭環境,引導孩子學習能動性。
大量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已經證明,遊戲化學習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最自然的,最科學的教學方式。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家長平時想告訴孩子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玩給孩子看”,而不是“説給孩子聽”。對於家長,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多收集查閲有關繪本,資料,多學習一些遊戲化學習的方式,在親子交流中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德國的教育專家認為,孩子內在的學習興趣主要來自對自然,對科學,對未來的好奇心。學習內驅力的培養,重在孩子能夠不斷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孩子取得一次讓他驚喜的成績,內驅力會增加不少。而這一定是以孩子興趣為前提的,刷題,做套題不可能產生好奇心,成就感。
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孩子學時學的賣力,玩時玩得痛快。
有了學習動力,要想成功,還需要好的學習方法。每一個學科,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創造,都需要知識能力非常全面。而這需要好的學習方法做背書。
一種經過實踐可行的方法是,家長引導孩子將當天需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單,或者把孩子從放學回家到晚上上牀睡覺這一整段時間要做的事情都羅列出來。孩子將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用清單形式記錄下來,能有效預防孩子忘記重要的事情。而且在記錄要做的事的時候,孩子也能夠條理化整理自己的思路,有助於他把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在這些要做的事情之上。此外,列事務清單讓孩子能夠分配出屬於自己的時間和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
結語: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不是無差別的流水線式人才,而是萬紫千紅式的多層次人才。孩子本就各有所長,家長多分出一些時間來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會讓孩子的未來之路少些坎坷。
——END——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